站在珠海的九洲港码头眺望,海阔云低,天地苍茫,昔日令文天祥慨叹伶仃的伶仃洋,而今已有一座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超级跨海大桥横亘其上。即将于明年年底全线贯通的港珠澳大桥东起于香港大屿山,总长55公里,主体工程为长29.6公里的“海中桥隧”,包括20公里的海上长桥(含三座通航孔桥)、一段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连接两者的东、西两座人工岛屿。大桥西止于珠澳口岸人工岛并呈Y字形走向,分别衔接珠海、澳门两地。极目迥望,全线工程连绵起伏,如一串珠链,镶嵌在大海之上;三座通航孔桥似串串珠链,两座人工岛似一对玉璧,一幅“珠联璧合”的宏伟画卷在苍茫大海上徐徐展开。
这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沪高铁之后的又一超级工程,总投资额超过千亿元。这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拥有数个“世界之最”: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世界首条海底深埋沉管隧道、世界最大海中桥隧工程……
工程各个环节都有若干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复杂恶劣的海洋环境,120年使用寿命的高建设标准,跨越三地的管理协作,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技术、环保、安全、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重大挑战。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提升我国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科技部和交通部将“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组织30个单位的500余名科研人员,围绕5个大课题、19个小课题对大桥隧道、人工岛、桥梁和建设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攻关。这个世界级工程在国家重点科研力量的支撑下,通过集成化的科技自主创新,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
海上“搭积木”,填海起长桥
如此规模庞大的岛、桥、隧跨海集群工程,在中国的桥梁建筑史上还是首次。
在反复研究讨论后,工程团队决定,采用大吨位的重型施工装备和船舶,以标准化的“流水线”方式,将建造大桥的各个超大型部件在工厂提前预制完毕,运送到海上进行装配。“说得形象一点,就是在海上‘搭积木’,而且要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搭出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主任陈越告诉记者。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工期和工程质量,又缩短了海上作业时间和工作量,大大提升了施工安全系数,还尽可能地减少了施工作业对海洋和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
总体建造方案确定后,2010年7月,“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审批,科技部将建造过程中的关键课题正式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个个项目团队,开始围绕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理论难点,装备、材料与工法等施工难点进行攻关。工程引导了科研,科研解决了工程问题。这是在科技支撑和项目引领下,中国工程团队因地制宜的集成创新。仅用了两年时间,项目就完成了支撑设计、施工工艺、关键装备等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申请国家专利超过300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获专利授权百余项。于是,建桥人开始建工厂,在珠海市的桂山岛上,建起沉管预制厂;在山海关和武汉、扬州等地,建起钢箱梁板单元加工厂;在中山建起钢箱梁拼装厂;在东莞建桥墩预制厂……在各个工厂里制造完成的巨大“零件”,被源源不断地装船运往施工现场,如搭积木一般,拼接装配到一起。
7个月,创新工法建成两座人工岛
西人工岛的岛隧工地上,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
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在茫茫大海上建起了两座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
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最核心、最关键的工程。快速成岛是个标志性工程,它是先进技术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为什么要费大力气在填海造岛?若要贯通海上桥梁和海底隧道,首先要找一座岛屿,能作为岛和隧的“中转站。让在桥上行驶的车辆通过人工岛进入海底隧道,再从另一个人工岛驶出,重新上桥。然而,在桥与隧的连接线上,没有一座天然岛屿可供使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没有任何掩护的海上建造人工岛,而且要在工程开工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人工岛内的隧道具备与海底隧道对接的条件。
2011年5月15日,施工团队在海上打下第一个钢圆筒,垂直度偏差小于1/500。9月11日,第61个钢圆筒以垂直偏差小于1/600“定”入海中,西岛顺利合龙。在此基础上,从两天振沉一个筒到最多一天可振沉3个筒,仅用3个月,东岛也顺利建成——若采用常规技术,成岛至少要27个月,而现在,仅用7个月就完成。
“人工岛+海底隧道”的设计,目前世界上只有丹麦、瑞典间的厄勒海峡大桥等少数案例,中方能借鉴的资料非常少。建港珠澳大桥,为什么一定要修海底隧道?大桥位于的伶仃洋海域,是繁忙的港口、航线,为了不影响香港、澳门的机场航线、珠江口航道,并且考虑到控制珠江阻水率等多方面需求,建海上隧道成为必然选择。
从“航母”出港,到海底“穿针”
修隧道,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盾构机,然而这项相对更成熟的技术在港珠澳大桥这里却行不通。“我们设计的海底公路隧道,因为考虑到双向行车,宽度要达到37.95米,而采用盾构技术挖隧道,单一直径最多只能达到15米左右。另一方面,盾构钻探设备一旦遇到硬石卡在海里,取出时可能破坏海洋环境。而且,最先进的盾构技术在德国,用盾构,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受制于人。根据伶仃洋海域“厚软基”“大回淤”的实际情况,工程团队决定采用沉管法。所谓“沉管”,就是将隧道分成若干个预制段,在工厂中制好后分别浮运到海面上,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
在教科书上,沉管隧道是被定义为浅埋隧道,这种方法较多应用于城市隧道建设,目前世界上在水下建沉管隧道的,多数都只在河床下两三米,在外海水深45米槽深30多米的地方做沉管隧道,国内外尚属首次。全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被分成33个管节,每个管节长180米,高11.4米,宽37.95米,排水量达到7.2万吨,相当于一艘巨型航母。这是国内首次、世界上第二次采用工厂流水线预制沉管管节,预制厂的规模、预制管节的尺寸,均属世界之最。重8万吨、长180米的沉管,要浮运七八海里,下沉到40多米的海底精确对接。工程团队将沉放管节形象地比作“海上穿针”,“而且是在恶劣环境中穿针”。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工程团队结合以往经验,创新了包括外海浮运和沉放过程中结构受力、稳定性分析及气象窗口预报与稳定性控制技术,复杂水流波浪条件下管节沉放过程测量定位体系,长大管节海上寄放、浮运河沉放的施工工艺等新技术。项目团队还以沉管隧道基础、抗震、接头、管节的浮运与沉放、深水碎石整平等相关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写了沉管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指南,为以后的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海上波涛滚滚,隧道滴水不漏
想要让6.7公里长的沉管隧道,在海底“不渗不漏”,33个管节之间的衔接尤为关键。满足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沉管隧道OMEGA止水带,就是保证管节衔接“不渗不漏”的核心,这个产品,也是项目团队在科技计划的支持下,自主创新的结晶。止水带,相当于管节之间的“接合部”,就像一个‘大胶圈’,两节沉管完成对接之后,要在止水带之间做抽真空处理,以作水力压接。高水压下的止水带设计,此前这项技术一直被荷兰某公司垄断。高昂的价格、仅100年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工程120年使用寿命的基本需求。为了不受制于人、节约成本,技术人员决定自主研发掌握这项技术。在课题的研究成果验收会上,这项“填补了国内空白”的成果被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成本低,质量好,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的隧道,能保障接头性能。这在国内是首创,在全世界也处于先进水平。”
(摘自《科技日报》2016年08月27-28日)
这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京沪高铁之后的又一超级工程,总投资额超过千亿元。这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拥有数个“世界之最”: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世界首条海底深埋沉管隧道、世界最大海中桥隧工程……
工程各个环节都有若干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复杂恶劣的海洋环境,120年使用寿命的高建设标准,跨越三地的管理协作,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技术、环保、安全、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重大挑战。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提升我国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科技部和交通部将“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组织30个单位的500余名科研人员,围绕5个大课题、19个小课题对大桥隧道、人工岛、桥梁和建设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攻关。这个世界级工程在国家重点科研力量的支撑下,通过集成化的科技自主创新,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
海上“搭积木”,填海起长桥
如此规模庞大的岛、桥、隧跨海集群工程,在中国的桥梁建筑史上还是首次。
在反复研究讨论后,工程团队决定,采用大吨位的重型施工装备和船舶,以标准化的“流水线”方式,将建造大桥的各个超大型部件在工厂提前预制完毕,运送到海上进行装配。“说得形象一点,就是在海上‘搭积木’,而且要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搭出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主任陈越告诉记者。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工期和工程质量,又缩短了海上作业时间和工作量,大大提升了施工安全系数,还尽可能地减少了施工作业对海洋和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
总体建造方案确定后,2010年7月,“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审批,科技部将建造过程中的关键课题正式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个个项目团队,开始围绕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理论难点,装备、材料与工法等施工难点进行攻关。工程引导了科研,科研解决了工程问题。这是在科技支撑和项目引领下,中国工程团队因地制宜的集成创新。仅用了两年时间,项目就完成了支撑设计、施工工艺、关键装备等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申请国家专利超过300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获专利授权百余项。于是,建桥人开始建工厂,在珠海市的桂山岛上,建起沉管预制厂;在山海关和武汉、扬州等地,建起钢箱梁板单元加工厂;在中山建起钢箱梁拼装厂;在东莞建桥墩预制厂……在各个工厂里制造完成的巨大“零件”,被源源不断地装船运往施工现场,如搭积木一般,拼接装配到一起。
7个月,创新工法建成两座人工岛
西人工岛的岛隧工地上,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
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在茫茫大海上建起了两座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
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最核心、最关键的工程。快速成岛是个标志性工程,它是先进技术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为什么要费大力气在填海造岛?若要贯通海上桥梁和海底隧道,首先要找一座岛屿,能作为岛和隧的“中转站。让在桥上行驶的车辆通过人工岛进入海底隧道,再从另一个人工岛驶出,重新上桥。然而,在桥与隧的连接线上,没有一座天然岛屿可供使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没有任何掩护的海上建造人工岛,而且要在工程开工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人工岛内的隧道具备与海底隧道对接的条件。
2011年5月15日,施工团队在海上打下第一个钢圆筒,垂直度偏差小于1/500。9月11日,第61个钢圆筒以垂直偏差小于1/600“定”入海中,西岛顺利合龙。在此基础上,从两天振沉一个筒到最多一天可振沉3个筒,仅用3个月,东岛也顺利建成——若采用常规技术,成岛至少要27个月,而现在,仅用7个月就完成。
“人工岛+海底隧道”的设计,目前世界上只有丹麦、瑞典间的厄勒海峡大桥等少数案例,中方能借鉴的资料非常少。建港珠澳大桥,为什么一定要修海底隧道?大桥位于的伶仃洋海域,是繁忙的港口、航线,为了不影响香港、澳门的机场航线、珠江口航道,并且考虑到控制珠江阻水率等多方面需求,建海上隧道成为必然选择。
从“航母”出港,到海底“穿针”
修隧道,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盾构机,然而这项相对更成熟的技术在港珠澳大桥这里却行不通。“我们设计的海底公路隧道,因为考虑到双向行车,宽度要达到37.95米,而采用盾构技术挖隧道,单一直径最多只能达到15米左右。另一方面,盾构钻探设备一旦遇到硬石卡在海里,取出时可能破坏海洋环境。而且,最先进的盾构技术在德国,用盾构,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受制于人。根据伶仃洋海域“厚软基”“大回淤”的实际情况,工程团队决定采用沉管法。所谓“沉管”,就是将隧道分成若干个预制段,在工厂中制好后分别浮运到海面上,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
在教科书上,沉管隧道是被定义为浅埋隧道,这种方法较多应用于城市隧道建设,目前世界上在水下建沉管隧道的,多数都只在河床下两三米,在外海水深45米槽深30多米的地方做沉管隧道,国内外尚属首次。全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被分成33个管节,每个管节长180米,高11.4米,宽37.95米,排水量达到7.2万吨,相当于一艘巨型航母。这是国内首次、世界上第二次采用工厂流水线预制沉管管节,预制厂的规模、预制管节的尺寸,均属世界之最。重8万吨、长180米的沉管,要浮运七八海里,下沉到40多米的海底精确对接。工程团队将沉放管节形象地比作“海上穿针”,“而且是在恶劣环境中穿针”。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工程团队结合以往经验,创新了包括外海浮运和沉放过程中结构受力、稳定性分析及气象窗口预报与稳定性控制技术,复杂水流波浪条件下管节沉放过程测量定位体系,长大管节海上寄放、浮运河沉放的施工工艺等新技术。项目团队还以沉管隧道基础、抗震、接头、管节的浮运与沉放、深水碎石整平等相关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写了沉管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指南,为以后的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海上波涛滚滚,隧道滴水不漏
想要让6.7公里长的沉管隧道,在海底“不渗不漏”,33个管节之间的衔接尤为关键。满足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沉管隧道OMEGA止水带,就是保证管节衔接“不渗不漏”的核心,这个产品,也是项目团队在科技计划的支持下,自主创新的结晶。止水带,相当于管节之间的“接合部”,就像一个‘大胶圈’,两节沉管完成对接之后,要在止水带之间做抽真空处理,以作水力压接。高水压下的止水带设计,此前这项技术一直被荷兰某公司垄断。高昂的价格、仅100年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工程120年使用寿命的基本需求。为了不受制于人、节约成本,技术人员决定自主研发掌握这项技术。在课题的研究成果验收会上,这项“填补了国内空白”的成果被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成本低,质量好,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我国的隧道,能保障接头性能。这在国内是首创,在全世界也处于先进水平。”
(摘自《科技日报》2016年08月27-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