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8年,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再次聚焦中国科研,6月24日推出《中国科研》(Science in China)特辑。这是继2004年首次推出中国特辑——《中国之声I》《中国之声Ⅱ》、2008年推出《中国的挑战》后,第四次聚焦中国科技发展。
《中国科研》特辑首次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杨卫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等科研管理者和一线科学家撰写两则评论。在此之前,《自然》率先推出了由其编辑和记者评选出的10位中国“科学之星”。除此之外,自2014年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每年都会公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在这份数据分析报告中提及中国的部分也在逐年增多。
从最初的西方科学家谈中国科技,到吸纳越来越多本土科学家的声音;从最初对中国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谏言,到今天对中国科学家在越来越多前沿领域所做的有影响力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赞誉,《自然》的《中国科研》特辑让我们看到的是这十多年来中国科技迅猛的发展轨迹。
现在正是再次探讨中国科研的时候
《自然》缘何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科研?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自然科研中国区执行主编印格致(Ed Gerstner)。印格致介绍,1997年,中国科研人员对SCI论文的贡献量不足2.5%;到了2006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超过了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仅次于美国。2015年,中国对SCI论文的贡献量达到20%多,美国则在25%左右,是位于全球第二位的科研贡献大国。
“我们关注到中国科研的显著变化,当然论文的数量并不等同于科研的质量。”印格致说,在质量方面,中国科研产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有惊人的进步。比如,1997年《自然》发表的原创论文中仅有3篇有中国作者。然而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增至100篇左右,中国科学家在《自然》所有子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超过了800篇。
“在科学界,中国一直都引人瞩目。”印格致说,2008年《自然》曾出过一期中国特辑,探讨中国科研的崛起。从那时之后,中国科研的进步持续不断。《自然》的编辑和记者认为现在(2016年)正是再次探讨中国科研现况的时候。
“当然,《自然》也难得发一次特辑,它代表了我们认为特别值得进一步关注的发展变化。”印格致说,《自然》的编辑们会经常来中国,了解中国的科研情况。《自然》及旗下系列期刊的编辑们近三年来曾拜访了1000多位教授、学科带头人和校长,足迹遍及中国40个城市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院所。
女科学家撑起科研“半边天”
《科学之星》(Science stars of China)的新闻特写文章,介绍了10位中国科学家及其科研成就,其中评选出的4位女性科学家让人眼前一亮。从解密现代人起源到神经科学研究,这4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用实力说明了她们在科研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
印格致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自然》在评选时并没有去设定选出多少位男科学家或女科学家,这样的评选结果刚好可以说明中国科研界性别均衡的事实。2013年,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显示,中国女性科研人员已达2100多万,约占科研人员总数的40%。同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在校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51.4%和49%。“尽管我们没有刻意为之,中国‘科学之星’的评选结果却也大体反映了现今科研界性别均衡的情况。”格印致说。
在格印致看来,这样的评选结果非常令人感到鼓舞。他认为,要追求学术的进步和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让各种不同的人们参与其中。科学进步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观察方式和理解方式,需要各种具有不同经验、视角和才干的人参与其中,这才能使发现新知识的进程快起来。格印致介绍,“科学之星”评选的目的是想展示那些为中国科研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这份名单首先征询了《自然》内外部人士的意见,建立了一个中国科学之星的候选人名单。在这份长名单的基础上,《自然》的编辑和记者们经过一系列认真的讨论和商议,最终确定了10位中国科学之星。虽然还有许多科学家没有入选,但是未来《自然》会对那个长名单上的其他科学家也进行更多的报道。
真正的创新需要依靠基础研究
在《中国特辑》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发表的《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Boost Basic Research in China)评论文章提到,中国科学进步巨大,但是影响力依然不高。相比法国24%,美国18%,日本12%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中国的投入仅占研发总预算的5%。他认为,除加大投入外,还需提升基础研究的质量标准,采用更适当的指标追踪进度,评估成果。
对此,印格致认为,相比于基础研究,目前中国最强的科研实力还是在工程领域。这是中国成为超级工业大国的关键。然而,中国想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实现真正的创新,这依赖于基础研究领域的新发展。中国政府和科研管理者对此都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正不遗余力地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我们看到中国对于科研的投入,目前越来越多地覆盖到许多不同的学科,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如量子信息、遗传学、凝聚态物理、生物医学成像、高能粒子物理等。”印格致说。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显示,我国在科学研究投入总量接近40亿元美元,预计到2020年达到60亿元美元,这将基本与美国的科研投入总量并行。在研究成果方面,我国科学家的论文产出约占全球18%左右,预计到2020年论文总数与美国科学家相当,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杨卫在评论文章中呼吁:“提高基础研究的质量和诚信应成为中国推进国家创新步伐行动的重点。科研质量必须重于数量,而科研诚信是确保质量的最佳途径。成功之路征途漫漫,我们还需不懈努力。”
(摘自《科学日报》2016年07月05日)
《中国科研》特辑首次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杨卫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等科研管理者和一线科学家撰写两则评论。在此之前,《自然》率先推出了由其编辑和记者评选出的10位中国“科学之星”。除此之外,自2014年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每年都会公布“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在这份数据分析报告中提及中国的部分也在逐年增多。
从最初的西方科学家谈中国科技,到吸纳越来越多本土科学家的声音;从最初对中国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谏言,到今天对中国科学家在越来越多前沿领域所做的有影响力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赞誉,《自然》的《中国科研》特辑让我们看到的是这十多年来中国科技迅猛的发展轨迹。
现在正是再次探讨中国科研的时候
《自然》缘何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科研?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自然科研中国区执行主编印格致(Ed Gerstner)。印格致介绍,1997年,中国科研人员对SCI论文的贡献量不足2.5%;到了2006年,中国的SCI论文数量超过了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仅次于美国。2015年,中国对SCI论文的贡献量达到20%多,美国则在25%左右,是位于全球第二位的科研贡献大国。
“我们关注到中国科研的显著变化,当然论文的数量并不等同于科研的质量。”印格致说,在质量方面,中国科研产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有惊人的进步。比如,1997年《自然》发表的原创论文中仅有3篇有中国作者。然而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增至100篇左右,中国科学家在《自然》所有子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超过了800篇。
“在科学界,中国一直都引人瞩目。”印格致说,2008年《自然》曾出过一期中国特辑,探讨中国科研的崛起。从那时之后,中国科研的进步持续不断。《自然》的编辑和记者认为现在(2016年)正是再次探讨中国科研现况的时候。
“当然,《自然》也难得发一次特辑,它代表了我们认为特别值得进一步关注的发展变化。”印格致说,《自然》的编辑们会经常来中国,了解中国的科研情况。《自然》及旗下系列期刊的编辑们近三年来曾拜访了1000多位教授、学科带头人和校长,足迹遍及中国40个城市的100多所大学和研究院所。
女科学家撑起科研“半边天”
《科学之星》(Science stars of China)的新闻特写文章,介绍了10位中国科学家及其科研成就,其中评选出的4位女性科学家让人眼前一亮。从解密现代人起源到神经科学研究,这4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科学家,用实力说明了她们在科研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
印格致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自然》在评选时并没有去设定选出多少位男科学家或女科学家,这样的评选结果刚好可以说明中国科研界性别均衡的事实。2013年,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显示,中国女性科研人员已达2100多万,约占科研人员总数的40%。同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在校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51.4%和49%。“尽管我们没有刻意为之,中国‘科学之星’的评选结果却也大体反映了现今科研界性别均衡的情况。”格印致说。
在格印致看来,这样的评选结果非常令人感到鼓舞。他认为,要追求学术的进步和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让各种不同的人们参与其中。科学进步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观察方式和理解方式,需要各种具有不同经验、视角和才干的人参与其中,这才能使发现新知识的进程快起来。格印致介绍,“科学之星”评选的目的是想展示那些为中国科研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这份名单首先征询了《自然》内外部人士的意见,建立了一个中国科学之星的候选人名单。在这份长名单的基础上,《自然》的编辑和记者们经过一系列认真的讨论和商议,最终确定了10位中国科学之星。虽然还有许多科学家没有入选,但是未来《自然》会对那个长名单上的其他科学家也进行更多的报道。
真正的创新需要依靠基础研究
在《中国特辑》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发表的《推进基础研究在中国发展》(Boost Basic Research in China)评论文章提到,中国科学进步巨大,但是影响力依然不高。相比法国24%,美国18%,日本12%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中国的投入仅占研发总预算的5%。他认为,除加大投入外,还需提升基础研究的质量标准,采用更适当的指标追踪进度,评估成果。
对此,印格致认为,相比于基础研究,目前中国最强的科研实力还是在工程领域。这是中国成为超级工业大国的关键。然而,中国想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实现真正的创新,这依赖于基础研究领域的新发展。中国政府和科研管理者对此都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正不遗余力地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我们看到中国对于科研的投入,目前越来越多地覆盖到许多不同的学科,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如量子信息、遗传学、凝聚态物理、生物医学成像、高能粒子物理等。”印格致说。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显示,我国在科学研究投入总量接近40亿元美元,预计到2020年达到60亿元美元,这将基本与美国的科研投入总量并行。在研究成果方面,我国科学家的论文产出约占全球18%左右,预计到2020年论文总数与美国科学家相当,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杨卫在评论文章中呼吁:“提高基础研究的质量和诚信应成为中国推进国家创新步伐行动的重点。科研质量必须重于数量,而科研诚信是确保质量的最佳途径。成功之路征途漫漫,我们还需不懈努力。”
(摘自《科学日报》2016年07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