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信宜为啥成了“雨窝” 200年一遇 54万人受灾

    今年5月20日茂名全市自北向南先后出现了一轮局部大暴雨的降水过程,其中信宜市区和北界镇出现特大暴雨,20日00时至20日14时,信宜市区及下辖的北界镇、金垌镇、池洞镇等多地录得雨量均超过240毫米,信宜市丁堡镇降雨量更高达298.2毫米。茂名信宜市,131个村(居)共54万人受灾,死亡8人,失踪4人,直接经济损失5亿多元。这次灾害,信宜市共出动冲锋舟15艘转移51420人。5月23日的茂名信宜市,又是烈日高照。洪水退去,只留下了被洪水冲垮的桥梁和被山洪泥石流推倒的山村楼房。
    据当地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造成信宜严重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罕见的极端强降雨。由于信宜位于广东三大山脉之一云开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是广东的暴雨中心,在强降雨袭击之下,极易引发暴涨暴落的山洪,特别是信宜市区,四周群山环抱,在6小时雨量超双极值、超200年一遇的强降雨的连续袭击下,周围洪水集中汇聚在市区,导致严重内涝,造成严重灾害。
    这次特大强降雨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信宜市北界镇,虽说暴雨已过,但是暴雨山洪使该镇变得满目疮痍,全镇35个村(居)不同程度受灾,其中良垌、罗汉、六云、长旺垌、北界等村的灾情较为严重。
    截至5月21日20时,全镇受灾人口8.8万多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700亩,畜禽冲走失踪21169只(头);倒塌房屋278间,其中全倒户20户;公路中断92条,水毁公路11032米;桥梁损毁24座;山体滑坡967处;堤防损坏141处25590米,堤防决口158处4228米,坡坝冲毁221座,损坏水利灌溉设施448处;损坏水电站5座,电力通讯全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约23000多万元。长旺垌桥是连接长旺垌村与城镇的主要通道,从1984年修建开始,虽然经过两次加固,可在这次特大强降雨自然灾害中,被拦腰冲断。
    通过专门采访广东省气候中心,得知全是“厄尔尼诺惹的祸”!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程正泉介绍说,这次强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南北两条雨带、西边一个雨窝”的特点,北边的暴雨带位于韶关—清远—肇庆一带,南边的暴雨带位于汕尾—阳江之间的沿海地区,茂名信宜地区则出现了一个局地特大暴雨的雨窝。尽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预计于5月结束,但其影响仍将持续,广东未来发生极端天气的概率仍较大。
    广东省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伍红雨介绍,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以来广东省气候明显异常,呈现出“降水显著偏多、开汛异常偏早、强对流天气频发”三大特点。
    厄尔尼诺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持续变暖的现象,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极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转向拉尼娜现象几率较大。
    从广东省防总了解到,本次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拉尼娜现象或将于7月出现。由于今年气候背景与1998年相似,广东发生流域性洪水概率增加。西江、北江可能出现10年至20年一遇洪水,韶关、清远等市局部小流域可能出现50年一遇特大洪水,并伴随有较严重的局部性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
    气象部门提示,在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交替影响下,发生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概率较大,此外,今年登陆中国南方的热带气旋也可能有数量偏少、强度偏强的特征。主要是前涝后旱,前汛期降水会偏多,后汛期降水会偏少,这种阶段性很明显。所以前期降水异常多,要注意防范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以及强对流天气。后汛期又要注意防旱。
    在信宜的救灾现场,救灾人员顶着烈日,抓紧进行受灾的清理工作。重灾镇北界镇、金垌镇等启动了数十辆挖掘机,开展灾后复产工作。“厄尔尼诺”走了,不知何时“拉尼娜”又会不期而至。既然挡不住,那就只好尽早把防灾的功课做足,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来灾害的损失。
                                                                                      (摘自《科技日报》2016年5月24日)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