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多年前,唐代名相张九龄开凿了粤赣边界大庾岭上的南雄梅关通道。自此,南北交通大为改观。作为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有三批百万以上的中原移民,有组织地经梅关在珠玑巷小住,然后迁移到珠江三角洲,继而移民至海外各国。梅关珠玑巷也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古道开凿,南北变通途
绵延200多公里的大庾岭山脉,横亘在粤赣两省之间(今广东南雄与江西大余交界处)。上古时期,这里人烟稀少,车马不通,隔绝南北。最初的山道开辟,源于2000多年前的一场战争。当时,秦始皇为完成统一大业,派遣50万大军分5路南征百越。其中一路经过江西南安(今大余)越过大庾岭时,看见岭上遍布荆棘,到处是悬崖峭壁,只好停下来劈山开道。经过数月的努力,一条从豫章(江西)越岭至东粤(广东)的简便山路终于诞生。
不过,当时虽然有了山路,但山路陡峭,崎岖难行。行走其中,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深谷。公元716年(唐开元四年),张九龄告病归乡时经过大庾岭,看见岭路险峻,百姓苦不堪言,便上奏唐玄宗,请求开凿大庾岭路,改善南北交通。玄宗钦准了这个提议,并委派张九龄主持开凿工程。史料记载,接旨之后,张九龄亲自前往大庾岭,履险攀岩,勘测开凿线路。为了不影响山民的农业生产,他选择在农隙的时候开工。没有炸药,就把木柴堆积在石头表面,用火烧后再引水灌石,使坚硬的崖石裂破之后,再将一块块大石凿开搬走。历时三个多月,一条宽一丈,长30里,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南安(今大余)的山间大道完工。新路开通之后,南北交通大为改观。后人更是吟出了“荒祠一拜张丞相,疏凿真能迈禹功”的诗句,以褒扬张九龄劈山开道的功绩。
此后,历朝历代都对这条交通要道十分重视,仅是有文献记载的大规模修铺路面就有10多次。在北宋时期,时任广东转运使的蔡抗曾经大修道路。此次修筑岭南路宽一丈三尺,长三百二十五丈;岭北路宽八尺,长一百零九丈,并种松、梅树,且还在南雄境内的大道上修建梅关,大庚岭古道因此又获名梅关古道。公元1518年,广东佥事吴廷举下令在岭道两旁种上松树、梅树5000 余株,他甚至还亲自参与植树。当地县志记载:“吴廷举十年两度手栽松,种得青松一万株”。
商旅如梭的“黄金大道”
大庾岭路的开通,很快成为五岭中最庞大的交通要道,而北江也成为岭南通往中原和江南的水运干道,与江南、中原之间的水陆里程大为缩短,通行能力大为提高,商旅如梭,物资云涌。据史料记载,大庾岭古道“长亭短亭任驻足,十里五里供停骖,蚁施鱼贯百货集,肩摩踵接行人担”。南来北往的运输、邮驿、商旅开始络绎不绝——广州沿海及岭南的货物,往往都会转取岭路抵达江西,再沿章水下到赣江,最后出长江。《广文献公开大庾岭路史碑阴记》记载:“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近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
大庾岭路的修建,也促进了唐宋期间粤北和赣南的开发,带来了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加强了岭南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交通方便之后,顺着大路而来的货物琳琅满目,但最多的是香药。由此,大庾岭古道又被称为“香药之路”。据史料记载,因为唐朝强盛,“海外诸国纷纷贡唐和通商,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当时的主要通商口岸广州,也很快成为世界著名港市。那时候,无论是海外来的贡品香药如龙脑香、沉香、磨香等,还是广东本地产的甲香等香料,往往都选择从广州出发,经过大庾岭路下赣江入鄱阳湖,再顺着长江在扬州集散后,通过大运河转运到长安、洛阳等都市和北方各地。宋代以后,北往的货物除了进口的犀角、象牙、珍珠、香药等贵重物资和洋货之外,道路上还多了许多重兵押运的铜铁和广盐,也就是宋帝国的命脉。据南雄县志记载:每年,铜钱币就有五六百万斤途经岭路北运,人力运输需10万人次之多。而在当时,仅是运送广盐和铜铁器的挑夫商旅,每日就有数千人之多。进入明代之后,每年走岭路北运的广盐已经高达1千万斤。此时的大庾岭古道,由于为朝廷带来了极高的税赋,已经被称为“黄金大道”。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南雄传教后,越岭路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
沟通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
在历史上,大庾岭古道一直被看成是岭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生命之路。日本汉学家中村久四郎在《唐代的广东》一书中赞美道:张九龄开凿新路,就是将南北的喉咙,也就是把广东北面的重镇南雄岭开通,使广东的港口和中原交通得到便利,并且间接使广东与中原及海外各国的通商得到便利。
广州古称番禺,是我国最早的对外贸易的都会,东晋以后即有对外贸易船只直接向海外开航的记载,在唐代特别繁荣,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有详细记载。而张九龄在《开凿大庾岭路序》中说明其目的,是有利于“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黄伟宗教授说,张九龄在给唐玄宗的奏折中强调,大庾岭道路的开辟,是为了将广东自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海外商品,更通畅地经此而运往中原,是对外贸易和南北经济往来的需要,也即是为了沟通海上与陆上两条“丝绸之路”的目的。
珠玑巷与梅关仅几里路程,是过梅关古道的第一站。应将其与梅关合于一体,定位为陆上与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连接点。据《南雄文物志》载,珠玑巷是中原南迁氏族的驻足地和发祥地。从唐代开始,特别是从宋至元的二百年间,自中原南来之移民有史料记载的大规模者有三次,少量者有一百多次。他们从珠玑巷又南迁至珠江三角洲,然后又到港澳及海外。这些历史,都证实了梅关及珠玑巷在连接陆上与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接岭桥
接岭桥是古驿道上重要的桥梁,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明代弘治年间重建,当时郡守为它作记,并命名为接岭桥。它坐落在地形险峻、溪深水急的梅山水上,为单孔石拱桥。桥长8.5米,宽3.65米,拱高1.3米,麻条石砌成。传说,过去桥上盖有瓦棚,可避风雨。今桥两边的条石上仍有柱洞可见。
梅岭驿馆
梅岭驿,又称大庾驿。驿馆是古代官员、驿使往来息宿和供传递军情、信报的机构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车马的处所。今重建的梅岭驿馆位于接岭桥东,梅岭脚下,旧址传说是古代的下马坪。坐东朝西,仿古建筑,为客家转屋式设计,分两部分:前部为曲折走廊,后部为数根立柱组成的半圆形房屋。
梅关关楼
梅关关楼地处梅岭山巅,以“关隔断南北天”的气势,耸立于梅岭分水界上,故有“一步跨二省”之说。古时这里原没有关,先秦时梅岭为楚之“枥门”,又叫“南戒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里始设横浦关。梅关因战争,使关楼累圮累修,现存的残关关楼,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的。原关楼分两层建筑,上层为瓦房,下为城门。今上层已倒塌,仅存关门。城门上,南北二方都有石匾,南面石匾阴刻的是“南粤雄关”四个大字,未注落款。北面城门上石碑刊刻的是“岭南第一关”五个大字,落款是明万历南雄知府蒋杰书。西侧3米处竖立有一块赭红色大石碑,上刻有“梅岭”两个大字,字刚劲有力。
云封寺
又名挂角寺。原寺在关楼南坡,今六祖庙东对面的一空地上。寺内有张九龄、张弼塑像,故又叫张公祠,或称“二张”祠,以纪念他俩开岭、修驿道的功绩。云封寺有联云:驿使暂停花下骑,寺门深掩岭头云。原寺在“文革”中被毁,仅留下一块诗碑。今日云封寺已移于岭北山麓下、古驿道旁。
(摘自《广东科技报》2015年6月12日)
古道开凿,南北变通途
绵延200多公里的大庾岭山脉,横亘在粤赣两省之间(今广东南雄与江西大余交界处)。上古时期,这里人烟稀少,车马不通,隔绝南北。最初的山道开辟,源于2000多年前的一场战争。当时,秦始皇为完成统一大业,派遣50万大军分5路南征百越。其中一路经过江西南安(今大余)越过大庾岭时,看见岭上遍布荆棘,到处是悬崖峭壁,只好停下来劈山开道。经过数月的努力,一条从豫章(江西)越岭至东粤(广东)的简便山路终于诞生。
不过,当时虽然有了山路,但山路陡峭,崎岖难行。行走其中,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深谷。公元716年(唐开元四年),张九龄告病归乡时经过大庾岭,看见岭路险峻,百姓苦不堪言,便上奏唐玄宗,请求开凿大庾岭路,改善南北交通。玄宗钦准了这个提议,并委派张九龄主持开凿工程。史料记载,接旨之后,张九龄亲自前往大庾岭,履险攀岩,勘测开凿线路。为了不影响山民的农业生产,他选择在农隙的时候开工。没有炸药,就把木柴堆积在石头表面,用火烧后再引水灌石,使坚硬的崖石裂破之后,再将一块块大石凿开搬走。历时三个多月,一条宽一丈,长30里,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南安(今大余)的山间大道完工。新路开通之后,南北交通大为改观。后人更是吟出了“荒祠一拜张丞相,疏凿真能迈禹功”的诗句,以褒扬张九龄劈山开道的功绩。
此后,历朝历代都对这条交通要道十分重视,仅是有文献记载的大规模修铺路面就有10多次。在北宋时期,时任广东转运使的蔡抗曾经大修道路。此次修筑岭南路宽一丈三尺,长三百二十五丈;岭北路宽八尺,长一百零九丈,并种松、梅树,且还在南雄境内的大道上修建梅关,大庚岭古道因此又获名梅关古道。公元1518年,广东佥事吴廷举下令在岭道两旁种上松树、梅树5000 余株,他甚至还亲自参与植树。当地县志记载:“吴廷举十年两度手栽松,种得青松一万株”。
商旅如梭的“黄金大道”
大庾岭路的开通,很快成为五岭中最庞大的交通要道,而北江也成为岭南通往中原和江南的水运干道,与江南、中原之间的水陆里程大为缩短,通行能力大为提高,商旅如梭,物资云涌。据史料记载,大庾岭古道“长亭短亭任驻足,十里五里供停骖,蚁施鱼贯百货集,肩摩踵接行人担”。南来北往的运输、邮驿、商旅开始络绎不绝——广州沿海及岭南的货物,往往都会转取岭路抵达江西,再沿章水下到赣江,最后出长江。《广文献公开大庾岭路史碑阴记》记载:“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近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
大庾岭路的修建,也促进了唐宋期间粤北和赣南的开发,带来了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加强了岭南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交通方便之后,顺着大路而来的货物琳琅满目,但最多的是香药。由此,大庾岭古道又被称为“香药之路”。据史料记载,因为唐朝强盛,“海外诸国纷纷贡唐和通商,稀世之珍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当时的主要通商口岸广州,也很快成为世界著名港市。那时候,无论是海外来的贡品香药如龙脑香、沉香、磨香等,还是广东本地产的甲香等香料,往往都选择从广州出发,经过大庾岭路下赣江入鄱阳湖,再顺着长江在扬州集散后,通过大运河转运到长安、洛阳等都市和北方各地。宋代以后,北往的货物除了进口的犀角、象牙、珍珠、香药等贵重物资和洋货之外,道路上还多了许多重兵押运的铜铁和广盐,也就是宋帝国的命脉。据南雄县志记载:每年,铜钱币就有五六百万斤途经岭路北运,人力运输需10万人次之多。而在当时,仅是运送广盐和铜铁器的挑夫商旅,每日就有数千人之多。进入明代之后,每年走岭路北运的广盐已经高达1千万斤。此时的大庾岭古道,由于为朝廷带来了极高的税赋,已经被称为“黄金大道”。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南雄传教后,越岭路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
沟通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
在历史上,大庾岭古道一直被看成是岭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生命之路。日本汉学家中村久四郎在《唐代的广东》一书中赞美道:张九龄开凿新路,就是将南北的喉咙,也就是把广东北面的重镇南雄岭开通,使广东的港口和中原交通得到便利,并且间接使广东与中原及海外各国的通商得到便利。
广州古称番禺,是我国最早的对外贸易的都会,东晋以后即有对外贸易船只直接向海外开航的记载,在唐代特别繁荣,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有详细记载。而张九龄在《开凿大庾岭路序》中说明其目的,是有利于“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黄伟宗教授说,张九龄在给唐玄宗的奏折中强调,大庾岭道路的开辟,是为了将广东自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海外商品,更通畅地经此而运往中原,是对外贸易和南北经济往来的需要,也即是为了沟通海上与陆上两条“丝绸之路”的目的。
珠玑巷与梅关仅几里路程,是过梅关古道的第一站。应将其与梅关合于一体,定位为陆上与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连接点。据《南雄文物志》载,珠玑巷是中原南迁氏族的驻足地和发祥地。从唐代开始,特别是从宋至元的二百年间,自中原南来之移民有史料记载的大规模者有三次,少量者有一百多次。他们从珠玑巷又南迁至珠江三角洲,然后又到港澳及海外。这些历史,都证实了梅关及珠玑巷在连接陆上与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接岭桥
接岭桥是古驿道上重要的桥梁,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明代弘治年间重建,当时郡守为它作记,并命名为接岭桥。它坐落在地形险峻、溪深水急的梅山水上,为单孔石拱桥。桥长8.5米,宽3.65米,拱高1.3米,麻条石砌成。传说,过去桥上盖有瓦棚,可避风雨。今桥两边的条石上仍有柱洞可见。
梅岭驿馆
梅岭驿,又称大庾驿。驿馆是古代官员、驿使往来息宿和供传递军情、信报的机构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车马的处所。今重建的梅岭驿馆位于接岭桥东,梅岭脚下,旧址传说是古代的下马坪。坐东朝西,仿古建筑,为客家转屋式设计,分两部分:前部为曲折走廊,后部为数根立柱组成的半圆形房屋。
梅关关楼
梅关关楼地处梅岭山巅,以“关隔断南北天”的气势,耸立于梅岭分水界上,故有“一步跨二省”之说。古时这里原没有关,先秦时梅岭为楚之“枥门”,又叫“南戒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里始设横浦关。梅关因战争,使关楼累圮累修,现存的残关关楼,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的。原关楼分两层建筑,上层为瓦房,下为城门。今上层已倒塌,仅存关门。城门上,南北二方都有石匾,南面石匾阴刻的是“南粤雄关”四个大字,未注落款。北面城门上石碑刊刻的是“岭南第一关”五个大字,落款是明万历南雄知府蒋杰书。西侧3米处竖立有一块赭红色大石碑,上刻有“梅岭”两个大字,字刚劲有力。
云封寺
又名挂角寺。原寺在关楼南坡,今六祖庙东对面的一空地上。寺内有张九龄、张弼塑像,故又叫张公祠,或称“二张”祠,以纪念他俩开岭、修驿道的功绩。云封寺有联云:驿使暂停花下骑,寺门深掩岭头云。原寺在“文革”中被毁,仅留下一块诗碑。今日云封寺已移于岭北山麓下、古驿道旁。
(摘自《广东科技报》201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