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岸遗址公园何时圆梦?

    由于身体的不适,年逾80的李平日已经有半年多时间没去过七星岗海蚀遗址了。但是,他知道它“过得并不好”。作为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他已经观察了七星岗海蚀遗址将近30年。它最“风光”和最悲惨的时候,李平日都看在眼里。
  没落遗址
    如果不是专家或熟门熟路的人的指引,找到这片世界级的地质遗产并非易事。在广州石榴岗路华南快线高架边,有一个貌不惊人的小山冈,人们很难将它与“世界上离海岸线最远的古海岸”、“享受最高级别的国家一级保护”这些“头衔”联系起来。拨开藤蔓和野草,才能看到极具研究价值的古海海蚀和风化的赤红色海石,一扇标示为“古海岸遗址”的砖石门廊,很难辨识也无法攀登,由于大树横生,通行起来并不方便。门廊外的阶梯因年久失修,大大小小的裂缝比比皆是。入口处的“古海岸遗址”由于位置隐匿,很容易被忽略。周边的居民透露,“去年有媒体曝光七星岗成垃圾场之后,有关部门把原来的垃圾中转站转移到了稍远的地方,在遗址的前方还进行了绿化。”
    李平日见过七星岗最“狼狈”的时候是在2002年,他说:“当时遭遇多方面的人为破坏:围墙外圈为违章临时简陋建筑包围,根本看不到政府兴建的纪念碑、纪念亭和围墙。围墙内荒草丛生,污水横流,垃圾粪便遍地。山冈上建了化工厂,化学废液及浓烈的化学气体时刻在腐蚀破坏古海岸遗址,海蚀崖遭遇严重风化侵蚀。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和民工窝棚的垃圾、废物、狗屎和油污已全面包围遗迹,海蚀平台已有相当大一片被污泥脏水淹没。”
  曾经辉煌
  七星岗海蚀遗址也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往。讲述起它的发现史,李平日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是1937年已故中山大学教授、地质学界泰斗吴尚时发现的,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并得到中外学者认可的海蚀遗址,并为珠江三角洲海陆变迁树立了标志。”七星岗海岸遗址经过中外学者数十年的研究和论证,已经闻名中外,成为地貌学教材。而吴尚时教授也因此重大发现,照片挂到了莫斯科大学的图书馆。“要知道,20世纪初期的中国,刚从西方引入现代科学,当时的风气是‘言必称欧美’,当时德国学者李希霍芬的‘中国海岸以杭州湾口舟山群岛为界,以北属上升海岸,以南属下降海岸’的论断被奉为经典,”李平日至今觉得这事让人振奋,“吴尚时的发现,用无可争辩的事实推翻了李希霍芬的结论。”
  在20世纪前半叶,广东地质学界发生了珠江口有无“三角洲”之争,七星岗及其附近海蚀、海积地貌的发现,确证海水曾经深入至广州。吴尚时的这一发现,为珠江三角洲海陆变迁竖立了标志,奠定了“三角洲说”的物质基础。1956年,广州市政府将其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建围墙保护,立了木牌简介。后来,围墙和木牌都在“文革”期间遭破坏,直到1982年,广州市政府又拨款重建了围墙,还增建了纪念亭和纪念碑。1987年,广东省地理学会和海珠区有关部门还专门举行了遗址发现5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1996年,七星岗海蚀遗址走向辉煌顶峰,但似乎也走到了“尽头”。当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中国召开,七星岗海蚀遗址是作为华南地质野外考察路线的起点,接待了当时世界各国顶级地质学家,受到各国科学家的肯定和推崇。这些国际地学权威盛赞七星岗海蚀遗址比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波河下游海蚀遗址离海岸更远,是世界上离海岸线最远(100多公里)的古海岸。
  命途多舛
  七星岗命运的急转而下,也是在李平日预料之中的。经历了1987年的纪念盛会,也是1996年国际地质大会华南野外考察路线的负责人之一,李平日深知七星岗地区周围环境很难靠行政手段长期维持。于是后来便出现了2002年遗址最为狼狈的那一幕。“因为七星岗地处城乡接合部,居住的多是外省来穗的务工人员,他们建房开店,把遗址弄得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政府鞭长莫及,只能在盛大活动时才临时派人清理,活动过后,一切又变回原状,甚至更严重。”李平日说。这些年来,他多次撰写论文,论证七星岗海蚀遗迹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平头老百姓,我最后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建遗址公园上,”李平日说,“等待的过程非常煎熬。”据李平日介绍,事实上,早在2008年,原海珠区园林办还向原广州市市政园林局申请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公园立项,并受其委托着手前期工作。之后,从2008年到2014年间,几乎每年都会传出遗址公园修建即将启动的消息,甚至有媒体在2012年言之凿凿地报道“公园一期的数百万元资金已经到位,将在年内启动建设”。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2012年,七星岗上方开始大兴土木建房,挖掉树木、开挖山头、爆破、打桩。“建楼虽然不是在遗址上,但岗上爆破有可能造成古海岸砂岩的坍塌。”李平日介绍说。但等待的结果是让人沮丧的。近日,海珠区文广新局接受采访时表示,原计划修建的遗址公园建设所含征拆量大,公园级别、投资主体、建设资金未能确定,公园的建设可能面临“流产”。这对七星岗的保护来说,无疑是一“重创”。
  价值重塑
  “每次有媒体爆出七星岗遭遇破坏,相关部门就会派人清理一下,时间久了又恢复原状,”李平日说,“这种应付式的保护方式注定不能长久。”究竟应该如何保护?李平日早在十几年前广东地理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就提出“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2008年立项通过的修建海蚀遗址公园的计划正契合了他这一想法。 “开发为旅游景点的设想在民国时期就曾经提出。1932年,广州市政规划就写有‘七星公园’,注明该公园‘东北为七星岗、马榴岗、大岗等,丘陵起伏,风景绝佳,临河北望,大有山高水长之概,”李平日说,“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曾昭璇还曾点出公园开发的‘卖点’。他说,七星岗海蚀遗址可称为‘国宝’,能列为‘世界之最’,它是广州少见的丹霞地貌,如果开发得好,人们不用远去粤北游丹霞山了。”曾昭璇还提出,“卖点”除了自然景观,也有人文内涵。在七星岗的山坡上,地质学家发现了热带高温多雨产生的片状剥落,群众说是“龙鳞”。他解释说:“古人认为海珠区白垩纪地层红色砂岩丘陵为‘赤龙’,南汉皇帝把皇陵建在小洲的‘龙头’上,七星岗为‘龙身’,故有‘龙鳞’。”李平日分析:“现在国家重点推‘一带一路’,我们完全可以把七星岗海蚀遗址与海上丝绸之路联系起来。广州就是因为古海岸深入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