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两年来,广东省科学院积极立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为我省生态环境、矿产资源、环保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系统、优质的解决方案。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突破共性关键技术
广东省科学院依托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省微生物研究所、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等单位,打造资源与环境创新板块,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该板块在稀有金属、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污染土壤修复与水污染治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甘蔗种质资源保育与创新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开展了长期的应用基础研究,并就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重点研发了稀贵金属分离、非金属矿物提取、工业固体废弃物与废水处理、水污染和水土复合污染治理、新型矿物材料研发应用、甘蔗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控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等系列关键技术,为广东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产业、制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型科技支撑。
近两年来,该板块共获得科技奖励4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24项;申请专利375件,其中发明专利100件、PCT专利12件、国际专利11件;发表论文959篇;出版专著26部。
构筑高端枢纽平台 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本着“创新驱动发展,构建高端枢纽型创新平台实现重要领域重点突破”的重要目标,广东省科学院在资源与环境板块坚持打造开放创新平台,不断增强振兴发展新动力。截至目前,该板块已建有8个国家级高端研发平台、32个省部级平台。
凤凰择良木而栖。该板块已汇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6人、广东省领军人才2人、广东特支计划人才3人、广东省杰青7人、广东省科学院高层次领军人才16人、珠江科技新星等一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为广东省科学院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提供了强力的人才支撑。
立足行业产业需求 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灵活高效的科研体制机制。加快提升成果转化应用服务能力,致力于为整个行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面源污染控制方面,深入系统阐明了我国红壤区碳/氮/磷养分循环及其生态效应,铁循环、碳/氮循环与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关系,形成了农田重金属与面源污染控制的调控原理—共性关键技术—产业的完整创新链与技术体系,为我国红壤资源高效利用、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系列核心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农田重金属污染阻控技术在我国红壤区推广超过200万亩次,大面积实现了轻中度污染农田的安全生产,新增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受益人数超过1000万。已成为我国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推技术,为我国2亿亩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污染处理技术方面,针对广东水污染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省科学院研发出了一整套高效、经济地处理含氨和芳香烃类毒害性废水的微生物新技术。该技术成果不仅攻克了重油制气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等行业性的难关,其核心微生物技术还可应用于不同行业产生的含氨和芳香烃类污染物的毒害性废水的治理。在合成染料、石油化工等多种毒害性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成功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微生物污染和溴酸盐残留是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技术瓶颈,省科学院针对此问题研究出系统的溴酸盐控制方法和专用设备,发明了针对不同水质的溴酸盐减量生成及残留去除控制新技术、基于抗干扰大样检测的污染微生物高效杀灭技术,实现了溴酸盐和污染微生物残留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显著推动了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的优化升级。
在全球变化与区域环境演变方面,阐明了近1万年来我国南方大陆沿海陆海交互带的环境演变及灾变规律,为珠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规划、工程设计、矿产资源和岩土工程勘查、防灾减灾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针对甘蔗制糖行业大宗固/液废弃物处理处置的难题,研发了甘蔗产业糖蜜酒精发酵残液快速发酵熟化技术,研制了系列有机无机复混肥、生态液体肥、土壤调理剂等高值农用生产品,并实现工程化应用,实现甘蔗产业链良性发展。
在生态安全格局方面,南岭生态屏障带是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两屏三带”之一,省科学院建设了南岭国家级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与研究平台,阐明了气候变化对南岭生态屏障带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揭示碳汇和水资源调蓄功能对下垫面各要素改变的响应规律,服务于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构建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机理分析—应急决策—应急处置为主体的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综合研究体系,为政府应急处理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在矿产资源方面,针对“贫细杂”难选矿产资源,开展了高效利用与综合回收等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出了成套工程化选矿新技术。研发的“等浮同浮—粗精异浮—钨钙分离”的全浮选综合回收新技术,解决了复杂多金属共伴生矿石有效综合回收的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的复杂难处理钨矿成套工程化的高效分离新技术在国内20多家钨选厂生产应用,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微生物菌种资源方面,建成的国际/国家专利菌种保藏机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有专利微生物菌种库、普通微生物菌种库和13个专业菌种库,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菌种中心。保藏有563个属3095个种近11000株微生物,基本覆盖了环境、工业、农业、分析、食药用真菌行业各类生产和科研教学用微生物,开展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菌种鉴定与功能评价、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创新等科技创新工作。
在甘蔗种质资源方面,建有农业部广东甘蔗种质创新利用野外观测实验站、广东省甘蔗种质资源库,引进和保育资源2407份,是国内最大的核心种质资源保育库,斑茅等野生资源创新利用居国际领先水平。
在动物资源方面,建有华南地区动物物种标本收藏量最大和最系统的标本馆,存有17.6万号野生动物(昆虫)标本,近50%的物种为野外濒危或濒临灭绝;主持完成了全省50%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评估与规划,负责全省野生鸟类、兽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物种监测工作,为我省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对穿山甲、瑶山鳄蜥、平胸龟等华南特色的药用饲用经济动物进行保护或规范化标准化繁育;建立中华蜜蜂抗逆增产技术体系,使省内中蜂从48万群上升到102万群,水蜜年产值从3亿元上升到10亿元。
(摘自《南方日报》11月28日)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突破共性关键技术
广东省科学院依托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省微生物研究所、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等单位,打造资源与环境创新板块,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该板块在稀有金属、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污染土壤修复与水污染治理、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甘蔗种质资源保育与创新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开展了长期的应用基础研究,并就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重点研发了稀贵金属分离、非金属矿物提取、工业固体废弃物与废水处理、水污染和水土复合污染治理、新型矿物材料研发应用、甘蔗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控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等系列关键技术,为广东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环保产业、制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型科技支撑。
近两年来,该板块共获得科技奖励4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24项;申请专利375件,其中发明专利100件、PCT专利12件、国际专利11件;发表论文959篇;出版专著26部。
构筑高端枢纽平台 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本着“创新驱动发展,构建高端枢纽型创新平台实现重要领域重点突破”的重要目标,广东省科学院在资源与环境板块坚持打造开放创新平台,不断增强振兴发展新动力。截至目前,该板块已建有8个国家级高端研发平台、32个省部级平台。
凤凰择良木而栖。该板块已汇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6人、广东省领军人才2人、广东特支计划人才3人、广东省杰青7人、广东省科学院高层次领军人才16人、珠江科技新星等一批优秀的高科技人才,为广东省科学院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提供了强力的人才支撑。
立足行业产业需求 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灵活高效的科研体制机制。加快提升成果转化应用服务能力,致力于为整个行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面源污染控制方面,深入系统阐明了我国红壤区碳/氮/磷养分循环及其生态效应,铁循环、碳/氮循环与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关系,形成了农田重金属与面源污染控制的调控原理—共性关键技术—产业的完整创新链与技术体系,为我国红壤资源高效利用、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系列核心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农田重金属污染阻控技术在我国红壤区推广超过200万亩次,大面积实现了轻中度污染农田的安全生产,新增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受益人数超过1000万。已成为我国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推技术,为我国2亿亩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污染处理技术方面,针对广东水污染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省科学院研发出了一整套高效、经济地处理含氨和芳香烃类毒害性废水的微生物新技术。该技术成果不仅攻克了重油制气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等行业性的难关,其核心微生物技术还可应用于不同行业产生的含氨和芳香烃类污染物的毒害性废水的治理。在合成染料、石油化工等多种毒害性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成功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微生物污染和溴酸盐残留是包装饮用水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技术瓶颈,省科学院针对此问题研究出系统的溴酸盐控制方法和专用设备,发明了针对不同水质的溴酸盐减量生成及残留去除控制新技术、基于抗干扰大样检测的污染微生物高效杀灭技术,实现了溴酸盐和污染微生物残留风险的全过程控制,显著推动了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的优化升级。
在全球变化与区域环境演变方面,阐明了近1万年来我国南方大陆沿海陆海交互带的环境演变及灾变规律,为珠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规划、工程设计、矿产资源和岩土工程勘查、防灾减灾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针对甘蔗制糖行业大宗固/液废弃物处理处置的难题,研发了甘蔗产业糖蜜酒精发酵残液快速发酵熟化技术,研制了系列有机无机复混肥、生态液体肥、土壤调理剂等高值农用生产品,并实现工程化应用,实现甘蔗产业链良性发展。
在生态安全格局方面,南岭生态屏障带是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两屏三带”之一,省科学院建设了南岭国家级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与研究平台,阐明了气候变化对南岭生态屏障带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揭示碳汇和水资源调蓄功能对下垫面各要素改变的响应规律,服务于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建设。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构建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机理分析—应急决策—应急处置为主体的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综合研究体系,为政府应急处理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
在矿产资源方面,针对“贫细杂”难选矿产资源,开展了高效利用与综合回收等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出了成套工程化选矿新技术。研发的“等浮同浮—粗精异浮—钨钙分离”的全浮选综合回收新技术,解决了复杂多金属共伴生矿石有效综合回收的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的复杂难处理钨矿成套工程化的高效分离新技术在国内20多家钨选厂生产应用,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微生物菌种资源方面,建成的国际/国家专利菌种保藏机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有专利微生物菌种库、普通微生物菌种库和13个专业菌种库,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菌种中心。保藏有563个属3095个种近11000株微生物,基本覆盖了环境、工业、农业、分析、食药用真菌行业各类生产和科研教学用微生物,开展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菌种鉴定与功能评价、微生物资源保护与创新等科技创新工作。
在甘蔗种质资源方面,建有农业部广东甘蔗种质创新利用野外观测实验站、广东省甘蔗种质资源库,引进和保育资源2407份,是国内最大的核心种质资源保育库,斑茅等野生资源创新利用居国际领先水平。
在动物资源方面,建有华南地区动物物种标本收藏量最大和最系统的标本馆,存有17.6万号野生动物(昆虫)标本,近50%的物种为野外濒危或濒临灭绝;主持完成了全省50%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评估与规划,负责全省野生鸟类、兽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物种监测工作,为我省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对穿山甲、瑶山鳄蜥、平胸龟等华南特色的药用饲用经济动物进行保护或规范化标准化繁育;建立中华蜜蜂抗逆增产技术体系,使省内中蜂从48万群上升到102万群,水蜜年产值从3亿元上升到10亿元。
(摘自《南方日报》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