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岸线正在缩减

    随着每年3毫米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以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海岸线正在不断地缩减。
    广东全省海岸线长达4114公里,占全国的12.9%,海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省陆地面积的两倍多。沿海有岛屿1431个,占全国的22%。全省沿海29个县市海岸带土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海岸线的缩减,海平面上升抬高了风暴增水的基础水位,增加了泄洪排涝的难度,加大了台风和风暴潮致灾程度,同时,盐水入侵加剧城市供水不足,今后可能连吃水都成困难。
  由于海岸工程造成海水波浪改变,对海岸侵蚀严重加剧,广东惠来县电厂靖海湾受到海岸侵蚀。根据分析,地形地貌的演变与惠来电厂防波堤的修建密不可分。在2006年10月建设完成的防波堤,极大地改变了靖海湾的地形条件,因而引起湾内波浪动力的重新分布。而海湾内海岸侵蚀的后果,就是临近海岸的鱼塘、虾塘“都完蛋了”。为了抑制海岸侵蚀进一步严重,专家提出了设立丁字堤的建议,共在侵蚀岸段建设了8组垂岸丁字堤,间距400米左右,自风暴大浪作用上界起向海伸出至水深3米处,一共1400米,构成人工岬角,促进局地稳定岸滩发育。此外,采用人工补沙的方式,将就近选取绿洲岸段北侧新堆积外展岸滩的沙运到靖海湾海岸,增加平均高潮位以上海滩后滨的宽度,共输送泥沙180000立方米,与丁字堤工程“软”、“硬”互济,控制海岸侵蚀。
    4月16日中午,广东阳江鱼辽村的江口处,老陈和他的工友们正忙着将已经包好的树桩运到船上,一起吆喝使劲的喊声不绝于耳。在他身后海湾的不远处,正是一片汪洋大海。一位工友指着那片难以望到尽头的海平面,努了努嘴,告诉记者那里就是大海的方向,而海滩具体在哪里,他已不大记得了。已经近60岁的老陈接过了话头,他说,曾经的海滩如今已几乎不见了,像被大海给“拉进去”了。老陈是本地人,尽管已经年近花甲。被问起那片海滩具体消失了有多少米时,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老陈笑了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我也不知道,就是感觉海更靠近里面了。”有关专家对这片海湾印象深刻,认为由于自然原因,这片海湾的海岸侵蚀程度比其他广东的海岸要严重得多。别的海岸受到的海浪侵蚀是水平东西两个方向的侵蚀,但是这里由于受到江口处海陵岛的影响,海浪侵蚀海岸的方向几乎是水平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加上水下岸变陡,海岸后退的速度急剧上升。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研究室的盛静芬,在他的《海岸侵蚀和海岸线管理的初步研究》中也提及了这片海湾,漠阳江口海岸后退的速率达到每年8到10米。
  每年雨后“浑浊”的江水
    来到阳江养虾的老曾是广西人,在这里已经养了十多年的虾,对于海岸侵蚀,对他似乎没太大影响,唯一让他感到影响的是他的生意,每次下了大雨后,江中的水非常浑浊,用来养虾需沉淀很久,需要将江水引到自己修筑的养虾池中。
    实际上,每次雨后“浑浊”的江水,也与海岸侵蚀有关。只不过并不是江水直接冲走了海岸,而是风暴潮的影响下,海岸侵蚀的速率加剧。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漠阳江入海口东侧海岸侵蚀现状及成因分析》,台风过后,阳江的海岸线大幅度后退,2007年l2月与2008年11月的海岸线位置对比显示海岸线后退速率约每年14米,2008年4月与2009年3月的海岸线位置对比显示岸线后退速率为每年16米。而这样迅速的后退速度与2008年9月台风“黑格比”在茂名电白登陆的关系非常大,主要是风暴潮加速侵蚀的结果。并且,海滩地形地貌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台风暴潮。
    粤西沿海又是风暴潮频发地区,加上漠阳江口临近海岸以沙坝澙湖型为主,海岸地形地貌容易受海水改造,风暴潮对该区域海岸侵蚀贡献率非常大。根据广东省沿海地区近50年登陆台风的统计,粤西是台风登陆次数最多的岸段,共有87个,占全省的45%,因此阳江沿海每年至少受到一次风暴潮的袭击。
  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为何风暴潮的影响似乎在逐年升级?逐年上升的海平面,抬高的风暴潮基础水位,似乎能够给出一定答案。据国家海洋局刚刚发布的《2013中国海平面公报》,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年至201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201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5毫米,较2012年低27毫米,为1980年以来第二高位。海平面上升抬高了风暴增水的基础水位,增加了泄洪排涝的难度,加大了台风和风暴潮致灾程度。据统计,2013年7月~8月,浙江和福建沿海海平面为近10年同期最低,广东沿海海平面处于季节性低海平面期,受台风“苏力”、“潭美”和强台风“尤特”影响,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经济损失超过39亿元。有关专家认为,平均海平面上升虽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海平面上升将抬高江河水位,加剧台风和风暴潮灾害,加重洪涝灾害,扩大盐水入侵范围,降低堤围的防御能力。相对于自然不可抗的力量,人类的生产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平均海平面上升,是一个全球都面临的问题。”海平面上升有着诸多方面的影响,地面沉降和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水受热膨胀等因素,都影响着海平面的变化。
  将要“消失”的46个海岛
  据统计,最近30年来,南海海域、广东区域的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量分别为80mm和55mm,平均上升速率为2.7mm/a和1.8mm/a,与全国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相当。关于广东数十年来海平面上升速率,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黄镇国等总结关于广东海平面变化速率的数据,认为广东40年来海平面上升速率为2~2.5mm/a。
  广东省气候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海平面上升对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评估及其适应对策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提出,海平面上升,很多岛屿将相继被淹没或消失,这显然会导致沿海地区的国土流失。更重要的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l2l条规定,岛屿本身可以拥有从领海至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各类海域。如果一个拥有12海里领海的岛屿,那么它就拥有1551.606km2的海洋国土,即领海海域。这类岛屿,如果随着海平面上升而消失,则失去拥有各类海域的权利。据报告预测,在大潮高潮位为141cm时,海平面在没有任何上升的情况下,白岩、扬州、官洲、斩头洲、白沙洲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