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反对盖涌治水 长远规划不能缺

    针对《南方都市报》2月25日刊发的《石井河能不能治好,大家直接看》一文,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南都民间提案发起人之一的李平日给南都记者打来电话,对水务部门的观点做出回应。他认为水务部门虽很有实干精神,但长远规划仍不能缺,“不能说治一条算一条,不能近视眼”。
   “一条涌一条涌地做”不是系统治理
    “……一条河涌一条河涌做。我也不说多,做几条成几条就行,两三年之后我们再看。……”市水务局局长丁强这样说。李平日说,看得出,现在的水务部门很强调“实干”,但只有实干还不够,应有长远规划,不能“近视眼”。
    “我们要保护珠江,就必须让水在进入珠江之前要干净处理,这就是系统的观点。把每一条都治好了,整个系统肯定就好了”,对于丁强的这个说法,李平日认为并不能算是长远打算、系统治理,只能称是“治一条算一条”。
    他提出,如果水务局的确做过系统调查和分析,就应该把成果公之于众,让专业人士和民众参与讨论。
    长远规划是治水传统
    李平日说,即使是乱世中的民国时期,当时的政府治水也很注重重点清理之外的长远规划和长期维护。他推荐说,发表在《热带地理》上的《民国广州河涌治理对当今水环境整治的借鉴》一文就梳理过这种措施。
    比如,那时需治理的河涌分布已很广,政府就整理出“全市渠道大计划”,分区推行,先从地势较低的大渠所汇之处入手,如西关一带,再依次推进到各区;由于河涌污水所带杂质多,一旦工作不继续就易淤积,所以渠道的整理会“循环通行”;那时渠道建妥后,会专留一条小路,以便以后清渠时使用。
    该文作者汤苑芳还提出,在河涌的长期维护中,除了资金与技术人员的到位,还不能忽视“治人”。民国治水中,河涌沿岸民众参与很多,且愿意出资相助,因为当时河涌存亡与其生活、生计息息相关,而到今天,受人口流动性大、河涌功能退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破坏河涌、漠视河涌整治的行为普遍存在。因此,要使河涌长期得到维护,就要有长期的“治人”方案,密切河涌与民众的关系,增强人们对于维护河涌的责任感。
    在石井河的治理思路中,水务部门将在3条水量较大的支涌边埋浅层渠箱,而60多条小的支涌要分类治理,宽的先进行截污整治,窄的就“渠箱化”,即盖上“盖子”,中等宽度的根据实际情况定。
    对给窄涌盖“盖子”的思路,李平日提出了异议,“理念不对,水是城市的灵气,把涌盖上,那就成下水道了,不妥当”。
                                                     (摘自《南方都市报》2014年2月26日)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