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岁的李平日教授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现为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珠江江面在缩窄,如今最窄处仅170米,已经快接近珠江河涌黄埔涌115米的宽度。广州市区已经不能再窄了,再过数十年,人都可以跳过去了,”虽年事已高,李平日对数据相当敏锐,言语幽默,却犀利扎人。
用古地图比对研究珠江
近年来,珠江总趋势是变窄变浅。但变窄的具体数据,却只能是根据此前的古文记载来大致推测,去年中山图书馆的一次老地图展览,给研究带来新契机。
经广州地理研究所一年多时间的研究,珠江变窄的历程得到相对完整的呈现。用古地图研究珠江的宽度,对广州地理研究所的几名年轻研究人员来说是创举。其中一名研究人员宫清华告诉记者,他们共选取了7幅古地图,分别取自1860年至1979年间。“没有现代测量技术,古地图会存在一些偏差”,宫清华说,他们把所有的地图进行扫描后,还通过专业地图矫正和空间配准,制作了标准数据,使它们具有统一的坐标系和比例尺。再将地图进行叠合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具体的数据。
珠江百年缩窄200米
地图比对的数据让人惊讶。千百年来,珠江的宽度从最早记录的2000米,到现在几乎缩窄到十分之一。而最近百年缩窄了200米。自汉代以来,广州市的岸线以平均每年0.6-0.8米的速度向珠江推移。从宋代到明代,几百年间,缩窄了450米,缩窄率达到60%。李平日介绍,这是历史上珠江缩窄比较严重的时期。这与宋代以后人口剧增、到处筑堤使得河道淤积加剧有直接关系。 进入近代百年,珠江的缩窄比较明显。珠江广州河道的北岸线在1936年海珠石并岸后才基本稳定,南岸线在1958年修建沿江路后稳定下来。现今海珠桥处珠江宽约180 米,比三四百年前缩窄了三分之二,仅是汉代江面宽的1/10。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时间内,填江速度有增无缓。李平日指出,现在广州能看到的珠江北岸从白天鹅宾馆、南方大厦、爱群大厦、江湾大酒店、大沙头、二沙岛、海心沙、猎德、黄埔、文冲船厂、电厂、黄埔新港、开发区、保税区、新沙、虎门;南岸从洲头咀、石冲口、珠江泳场、珠江广场、新中国船厂、珠啤、琶洲会展中心、新洲船厂都是逐步填江而成。
建“白天鹅”白鹅潭缩百米
“所有河流都是不断淤积、收窄,这是一个自然界的规律。”在李平日看来,淤积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仅是自然力量,珠江淤积的速度也就零点几毫米,但现实并非如此。在对珠江的研究中,李平日讲到,在古珠江广州河段中,有海珠石与海印石、浮丘石三个礁石。原本海珠石在江中,距离北岸250米,在1932年建爱群大厦填了那片江后,就躺在了长堤大马路的海珠花园下。海印石在东,约在今海印桥、海印公园附近。浮丘石在今中山七路和西门口之间的位置。如今这几个礁石都已消失。1931年,大沙头北面河道被填平,使其与现东山连成一片。李平日说,白鹅潭因沙面白天鹅宾馆的修建缩窄近百米;江湾桥江面,因江湾酒店的修建,1993年的河道断面比1979年缩窄100米。而海心沙岛作为亚运会开闭幕式场馆被开发利用,面积从9公顷变成17公顷,几乎扩大一倍。
数十年后珠江变“珠涌”?
“当年投资建白天鹅宾馆和江湾大酒店时,地学界、水利界、航道界一片反对之声。”李平日说,最后还是“顶不过利益”。在整个珠江沿线,更是一片“填江之声”。“下游的人工填江更明显,如上世纪70-80年代在东江口以北填江建黄埔新港,又在狮子洋东岸建新沙港区。”这些建设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珠江口进潮量、纳潮量和排洪。广州人熟知赤岗塔曾是一座江中塔,如今已离岸300米,这意味着珠江以每年1米的速度在收窄。“若以赤岗塔的自然淤积和人为作用为参照,按每年收缩1.7米的速度计算,不出数十年,珠江就会变成‘珠涌’”。李平日断言,“珠江口现在仍甚为宽阔的伶仃洋在自然状态下,约241年后会淤积成伶仃河”。
变窄影响的不仅是景观
近日来暴雨连连,水浸街成为李平日的心头隐患。珠江缩窄成“珠涌”,不仅是景观改变,而是在上游洪水、下游潮水基本不变的常态下,由于珠江变窄,纳潮能力缩小,同量的洪、潮水,将招致广州水灾害大增。珠江在汛期洪潮混杂,历来是水灾的多发区。同时,白云山麓坐落于广州城北,每年一遇暴雨,全靠市内河涌向珠江河道宣泄,若不能及时泄流,水浸街在所难免。广州水位将大升。“广州出现‘水淹七日’那样的严重情景将会出现”。据广州市地方志记录,在1915年,广州曾被“水浸7天”,“西关水深丈余”,最高水位达3.48米,珠三角灾民378万人。李平日谈到,最近一次教训就在眼前。2005年6月24日,珠江广州段遭遇天文大潮,沿江路水深近1米;沙面连续水浸三天,被人戏称为“水面”。全市10万学生停课,地势低洼处居民无法出入。番禺去沙湾水道全线洪水浸堤。宫清华说,“珠江变窄之后,水动力条件减弱,水体循环更新慢,受污染水体不容易及时排出,污染会进一步加重或恶化。” 连锁反应必然导致城市水生态廊道生态功能退化,也会影响水体微气候效应的发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两岸会被淹没?
珠江变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牵涉和反映地理、气候因素并非不可估量。只是很多时候,“最终是眼前利益战胜了长远利益”,李平日直言。从广州90年来最高水位的变化可发现:从20世纪初1.86米,到2008年2.85米,百年基本升高1米。最高水位变化实际反映了珠江河底淤积泥量,淤泥的形成有机械原因、化学原因、生物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
此外,“广州位于沉降区,在自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沉降”。
记者还看到,广东省气象局今年7月底发布的《华南地区气候报告》对1961年以来的华南气候进行了分析,报告中显示:珠三角地区每10年升温0.3℃,预计未来30年华南沿海海平面较2010年将上升78-130毫米。加上降雨量的持续增势,根据预测,在21世纪最后10年,降雨量会增加6%-7%。未来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将会更多地影响华南区域。这些看似不相干的数据,联系在一起得出的结论却是让人害怕的。“你想象一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珠江底在升高、江面在变窄、土地在下沉,海平面在上升、雨量在增加,两岸不就淹没了吗?”李平日说,“现实就是这样。”
(摘自《广州日报》2013年8月16日)
用古地图比对研究珠江
近年来,珠江总趋势是变窄变浅。但变窄的具体数据,却只能是根据此前的古文记载来大致推测,去年中山图书馆的一次老地图展览,给研究带来新契机。
经广州地理研究所一年多时间的研究,珠江变窄的历程得到相对完整的呈现。用古地图研究珠江的宽度,对广州地理研究所的几名年轻研究人员来说是创举。其中一名研究人员宫清华告诉记者,他们共选取了7幅古地图,分别取自1860年至1979年间。“没有现代测量技术,古地图会存在一些偏差”,宫清华说,他们把所有的地图进行扫描后,还通过专业地图矫正和空间配准,制作了标准数据,使它们具有统一的坐标系和比例尺。再将地图进行叠合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了具体的数据。
珠江百年缩窄200米
地图比对的数据让人惊讶。千百年来,珠江的宽度从最早记录的2000米,到现在几乎缩窄到十分之一。而最近百年缩窄了200米。自汉代以来,广州市的岸线以平均每年0.6-0.8米的速度向珠江推移。从宋代到明代,几百年间,缩窄了450米,缩窄率达到60%。李平日介绍,这是历史上珠江缩窄比较严重的时期。这与宋代以后人口剧增、到处筑堤使得河道淤积加剧有直接关系。 进入近代百年,珠江的缩窄比较明显。珠江广州河道的北岸线在1936年海珠石并岸后才基本稳定,南岸线在1958年修建沿江路后稳定下来。现今海珠桥处珠江宽约180 米,比三四百年前缩窄了三分之二,仅是汉代江面宽的1/10。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时间内,填江速度有增无缓。李平日指出,现在广州能看到的珠江北岸从白天鹅宾馆、南方大厦、爱群大厦、江湾大酒店、大沙头、二沙岛、海心沙、猎德、黄埔、文冲船厂、电厂、黄埔新港、开发区、保税区、新沙、虎门;南岸从洲头咀、石冲口、珠江泳场、珠江广场、新中国船厂、珠啤、琶洲会展中心、新洲船厂都是逐步填江而成。
建“白天鹅”白鹅潭缩百米
“所有河流都是不断淤积、收窄,这是一个自然界的规律。”在李平日看来,淤积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仅是自然力量,珠江淤积的速度也就零点几毫米,但现实并非如此。在对珠江的研究中,李平日讲到,在古珠江广州河段中,有海珠石与海印石、浮丘石三个礁石。原本海珠石在江中,距离北岸250米,在1932年建爱群大厦填了那片江后,就躺在了长堤大马路的海珠花园下。海印石在东,约在今海印桥、海印公园附近。浮丘石在今中山七路和西门口之间的位置。如今这几个礁石都已消失。1931年,大沙头北面河道被填平,使其与现东山连成一片。李平日说,白鹅潭因沙面白天鹅宾馆的修建缩窄近百米;江湾桥江面,因江湾酒店的修建,1993年的河道断面比1979年缩窄100米。而海心沙岛作为亚运会开闭幕式场馆被开发利用,面积从9公顷变成17公顷,几乎扩大一倍。
数十年后珠江变“珠涌”?
“当年投资建白天鹅宾馆和江湾大酒店时,地学界、水利界、航道界一片反对之声。”李平日说,最后还是“顶不过利益”。在整个珠江沿线,更是一片“填江之声”。“下游的人工填江更明显,如上世纪70-80年代在东江口以北填江建黄埔新港,又在狮子洋东岸建新沙港区。”这些建设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珠江口进潮量、纳潮量和排洪。广州人熟知赤岗塔曾是一座江中塔,如今已离岸300米,这意味着珠江以每年1米的速度在收窄。“若以赤岗塔的自然淤积和人为作用为参照,按每年收缩1.7米的速度计算,不出数十年,珠江就会变成‘珠涌’”。李平日断言,“珠江口现在仍甚为宽阔的伶仃洋在自然状态下,约241年后会淤积成伶仃河”。
变窄影响的不仅是景观
近日来暴雨连连,水浸街成为李平日的心头隐患。珠江缩窄成“珠涌”,不仅是景观改变,而是在上游洪水、下游潮水基本不变的常态下,由于珠江变窄,纳潮能力缩小,同量的洪、潮水,将招致广州水灾害大增。珠江在汛期洪潮混杂,历来是水灾的多发区。同时,白云山麓坐落于广州城北,每年一遇暴雨,全靠市内河涌向珠江河道宣泄,若不能及时泄流,水浸街在所难免。广州水位将大升。“广州出现‘水淹七日’那样的严重情景将会出现”。据广州市地方志记录,在1915年,广州曾被“水浸7天”,“西关水深丈余”,最高水位达3.48米,珠三角灾民378万人。李平日谈到,最近一次教训就在眼前。2005年6月24日,珠江广州段遭遇天文大潮,沿江路水深近1米;沙面连续水浸三天,被人戏称为“水面”。全市10万学生停课,地势低洼处居民无法出入。番禺去沙湾水道全线洪水浸堤。宫清华说,“珠江变窄之后,水动力条件减弱,水体循环更新慢,受污染水体不容易及时排出,污染会进一步加重或恶化。” 连锁反应必然导致城市水生态廊道生态功能退化,也会影响水体微气候效应的发挥,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两岸会被淹没?
珠江变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牵涉和反映地理、气候因素并非不可估量。只是很多时候,“最终是眼前利益战胜了长远利益”,李平日直言。从广州90年来最高水位的变化可发现:从20世纪初1.86米,到2008年2.85米,百年基本升高1米。最高水位变化实际反映了珠江河底淤积泥量,淤泥的形成有机械原因、化学原因、生物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
此外,“广州位于沉降区,在自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沉降”。
记者还看到,广东省气象局今年7月底发布的《华南地区气候报告》对1961年以来的华南气候进行了分析,报告中显示:珠三角地区每10年升温0.3℃,预计未来30年华南沿海海平面较2010年将上升78-130毫米。加上降雨量的持续增势,根据预测,在21世纪最后10年,降雨量会增加6%-7%。未来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将会更多地影响华南区域。这些看似不相干的数据,联系在一起得出的结论却是让人害怕的。“你想象一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珠江底在升高、江面在变窄、土地在下沉,海平面在上升、雨量在增加,两岸不就淹没了吗?”李平日说,“现实就是这样。”
(摘自《广州日报》2013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