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西北“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布

    广东省政府2月6日公布了粤东西北三个区域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分别提出了三地2011年至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主要目标。据了解,三个规划属于我省“十二五”区域规划,是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三个地区的细化。这是广东省首次出台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三区域明确“十二五”期间战略定位:三个规划分别分析了三个地区的发展背景,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提出了三地“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粤东地区将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的特色城市群”。粤西地区定位为“全国重化工业基地、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我省参与东盟等区域合作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粤北地区的战略定位则是“南粤绿色生态屏障、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区、新兴生态型产业集聚区和区域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十二五”GDP增幅均超8%:据了解,2006-2010年,粤东西北三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3.7%、12.7%、15.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本次省政府公布的三个《规划纲要》分别提出,到2015年,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要达到5980亿元、6340亿元和525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3%以上、12.5%以上和10%;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34150元、39160元和31340元。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这三个区域GDP增长目标均高于全省GDP发展目标8%。
    提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目标: 三地的规划还同时提出了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目标。在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同时,粤东地区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森林覆盖率达到52.6%。粤西地区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7.2%。
    而粤北“十二五”规划更将“生态环境建设上新台阶”放在发展主要目标的第一位,西北东韩“四江水系”水源地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I-Ⅱ类标准,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5%;森林覆盖率达72.7%,生态发展区的生态公益林占林地面积提高到50%以上。
    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粤东和粤西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65%和50%。粤东初步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粤西城市聚集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
    联席会议加强区域内城市间协调:三个规划纲要在组织领导方面均有明确规定,称要进一步完善粤东四市经济社会协作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粤西地区发展协调会,研究解决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粤西地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粤西各市之间的沟通协调,构建三市一体化合作发展机制。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粤北地区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相互通报和磋商五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情况,对五市重大相关事宜进行协商和决策。
    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建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粤北、粤东、粤西地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将有利于解决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之间的发展不协调问题。”
                                                         (摘自《南方日报》2012年2月7日)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