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地图上把今年受灾地区标注出来,我们可以发现,极端天气一齐登场,几乎波及整个中国。整个版图就像被打漏了的沙袋,几乎所有省份都受灾。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8月4日发布的消息称,今年干旱、洪涝灾害席卷了28个省份,全国满目疮痍。
短短8个多月,已有十分之一的国人在极端天气中受灾。各地发生的如此众多的极端天气事件今年如此集中,于是,“反常”、“异常”、“奇怪”成为很多人对今年天气气候的切身感受。将目光移至全球,情况亦是如此。
天气与气候之辨 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平均状态,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近些年来,众多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后,“全球气候变暖”几乎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标准答案。究竟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指出,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大气中冷热、干湿、阴晴、风雨和雷电等物理状况在短时间内的综合活动表现。而气候是指某一地区所特有的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所以天气反映了短尺度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反映长尺度大气物理状况的变化规律;天气在一年内是复杂多变的,气候则具有年际的相对稳定性。林之光说:“所以,一般认为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当地天气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限制了天气可能的变化范围。虽然气候不是导致某种天气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决定了某些天气出现的概率比另一些大。”
此外,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改变,以及向大气释放热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也会影响气候的变化。而气候的变化也会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天气变化,例如今年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
现在每每谈到极端天气的成因,似乎总绕不开“全球气候变暖”,为何“全球气候变暖”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呢?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表示,气候变暖目前是一个得到国际公认的长期变化。他指出:“正是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趋势和背景,使得极端高温事件趋多趋强,气候异常的可能性会有所增加。但事实上,每一次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气候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导致不同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并不能完全都归因于气候变暖。”
年初的异常寒冷是副热带高压徘徊不动的主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尤其是夏季天气影响十分重要,是造成我国夏季旱涝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在它的控制区内,天气一般晴朗,所以当它长期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地区的长期高温、干旱,但当条件适当时,有时也会出现局地性的热雷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湿热的大气团,在它的周边尽是相对较冷的空气,冷暖气团一相遇,往往会下雨,所以在副热带高压的周边地区尽是阴雨天气。正常情况下,副热带高压在从5月到8月这几个月内,会在我国上空向北方“连跳”三次,我国的华南雨季、江淮的梅雨期、华北雨季等都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的过程有密切关系。这一雨带在某一地区停留的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旱涝。然而今年它没有向北“跳”,而是在中国东部徘徊不前,从而造成了入夏以来中国各地的极端天气现象。
对此,宋连春研究员说:“今年厄尔尼诺的影响使得来自热带地区的暖湿气流的强度比常年偏弱,从而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偏强,并使它的位置比常年平均状况偏南了300—400公里。”
然而,国内一些地理学者并不同意厄尔尼诺是今年副热带高压异常的主因。他们认为副热带高压移动的主要动力,来自中国陆地对大气的加热,一旦大气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变轻跳起。而今年年初的冬季太冷了,所以中国大陆对副热带高压气团的加热不如往年那样强,致使这个气团沉在中国东部上空久久不去。从而在它的下方和周边地区,异于往常的长时间闷热和降水天气就出现了,如此可以解释中国入夏以来各地的极端天气。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葛全胜介绍,他和郝志新等同事也曾利用中国物候记载重建了过去两千多年中国东部的温度和极端旱涝事件的变化,并用重建的中国东部温度与过去两千年中国东部的旱涝灾害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20世纪后半叶的气候变暖并未导致极端旱涝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而且,20世纪后50年,中国东部极端旱涝事件的发生和强度没有超过历史平均水平。”葛全胜说。这与目前世界上普遍认同的极端和气候变暖的互动关系截然相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对全球变化的认识和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9期)
短短8个多月,已有十分之一的国人在极端天气中受灾。各地发生的如此众多的极端天气事件今年如此集中,于是,“反常”、“异常”、“奇怪”成为很多人对今年天气气候的切身感受。将目光移至全球,情况亦是如此。
天气与气候之辨 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平均状态,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近些年来,众多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后,“全球气候变暖”几乎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标准答案。究竟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指出,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大气中冷热、干湿、阴晴、风雨和雷电等物理状况在短时间内的综合活动表现。而气候是指某一地区所特有的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所以天气反映了短尺度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反映长尺度大气物理状况的变化规律;天气在一年内是复杂多变的,气候则具有年际的相对稳定性。林之光说:“所以,一般认为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当地天气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限制了天气可能的变化范围。虽然气候不是导致某种天气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决定了某些天气出现的概率比另一些大。”
此外,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改变,以及向大气释放热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也会影响气候的变化。而气候的变化也会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天气变化,例如今年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
现在每每谈到极端天气的成因,似乎总绕不开“全球气候变暖”,为何“全球气候变暖”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呢?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表示,气候变暖目前是一个得到国际公认的长期变化。他指出:“正是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趋势和背景,使得极端高温事件趋多趋强,气候异常的可能性会有所增加。但事实上,每一次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气候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导致不同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并不能完全都归因于气候变暖。”
年初的异常寒冷是副热带高压徘徊不动的主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尤其是夏季天气影响十分重要,是造成我国夏季旱涝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在它的控制区内,天气一般晴朗,所以当它长期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地区的长期高温、干旱,但当条件适当时,有时也会出现局地性的热雷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湿热的大气团,在它的周边尽是相对较冷的空气,冷暖气团一相遇,往往会下雨,所以在副热带高压的周边地区尽是阴雨天气。正常情况下,副热带高压在从5月到8月这几个月内,会在我国上空向北方“连跳”三次,我国的华南雨季、江淮的梅雨期、华北雨季等都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的过程有密切关系。这一雨带在某一地区停留的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旱涝。然而今年它没有向北“跳”,而是在中国东部徘徊不前,从而造成了入夏以来中国各地的极端天气现象。
对此,宋连春研究员说:“今年厄尔尼诺的影响使得来自热带地区的暖湿气流的强度比常年偏弱,从而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偏强,并使它的位置比常年平均状况偏南了300—400公里。”
然而,国内一些地理学者并不同意厄尔尼诺是今年副热带高压异常的主因。他们认为副热带高压移动的主要动力,来自中国陆地对大气的加热,一旦大气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变轻跳起。而今年年初的冬季太冷了,所以中国大陆对副热带高压气团的加热不如往年那样强,致使这个气团沉在中国东部上空久久不去。从而在它的下方和周边地区,异于往常的长时间闷热和降水天气就出现了,如此可以解释中国入夏以来各地的极端天气。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葛全胜介绍,他和郝志新等同事也曾利用中国物候记载重建了过去两千多年中国东部的温度和极端旱涝事件的变化,并用重建的中国东部温度与过去两千年中国东部的旱涝灾害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20世纪后半叶的气候变暖并未导致极端旱涝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而且,20世纪后50年,中国东部极端旱涝事件的发生和强度没有超过历史平均水平。”葛全胜说。这与目前世界上普遍认同的极端和气候变暖的互动关系截然相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对全球变化的认识和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