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游珠江变成警示意义的民俗活动

    7月19日,横渡珠江活动如期举行。日前,对于广州市以后每年是否举行横渡珠江活动这一焦点问题,张广宁市长称“仍未决定”。
    《新快报》以此为议题,特邀3位议员参加评议,广州地理研究所陈俊鸿研究员是其中的一位议员。
    《新快报》提出:如果说,通过横渡珠江可以来表达政府的决心,连续游了三次,具体效果怎么样?比如说,当时政府提出的目标是“要实现2003年初见成效、2005年不黑不臭和2010年江水变清”三个阶段性目标。这些目标达到了吗?
    广州地理研究所陈俊鸿研究员说,从专业的角度,当时提的目标也是比较模糊的。说“不黑不臭”,黑是见仁见智的,臭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些不是很硬化的指标。“清”是什么概念?“清”不是一个科学概念。透明度高了可以说是变清了,但还可能是污染很严重的。
    衡量水质有很多指标。有时候你看水很清,实际上它是污染很严重的,比如一些重金属等等,这些是肉眼看不到,检测不到的。“清”跟“不黑不臭”一样,不是科学概念,而是感官概念。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应该说今年是明显的变好,明显的好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两者比重有多大,我们也无从下定义。今年6月份的雨水是破纪录的,雨水多流量就大,自净能力就强。但是去年冬天跟今年春天,长洲那一段还出现过劣Ⅴ类水的情况,就是差到不能再差了。而长洲这段在广州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好的,它有连续四个星期达到Ⅲ类标准,这个跟雨水有关,平常都是Ⅳ类水、Ⅴ类水。从科学角度讲,Ⅳ、Ⅴ类水的标准是人不能下水的,Ⅲ类水才可以。
    从科学角度讲,我倒是建议不游。刚刚王则楚先生从政治、文化需求等角度出发,觉得应该游。但作为政府的话,我是觉得,应该是能游了,你才来组织。譬如今年去游,可能还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不是能保证每年下去游的刚好是Ⅲ类水呢?
    从科学角度来讲,当水质达到可以游的标准,适当组织一下无所谓。现在包括保安等等,成本确实是相当大的。如果民间来组织,变成一种民俗倒是好事。
    珠江治理,应该说政府下了很大工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离目标还是有距离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底泥。底泥的因素可能是一个更长期、更艰巨的任务。几十年都沉淀积累下来的,水换一次两次可能干净,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流量,水截了以后,底泥还是会有后继污染,这个问题也不是一年半载可以解决的。
    《新快报》又提出:这里可能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除了每个个体要有环保意识之外,政府还应该怎么去做好环保这件事情?
    陈俊鸿研究员说,政府要证明珠江水治好了,那么可以每天把水的质量公布出来,不用开什么渡江仪式。政府每天把检测结果告诉大家,像电视台可以搞个试游指数。政府的决心,多少年前已经宣誓了,现在也不断表达着,再搞一次,象征意义也不是很大。
    要决心,不如环保局我今天查处了几家违规排污企业,登一下报纸,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说明环保局等政府部门是有作为的。这样才是有效的方法。
                                                          (摘自《新快报》2008年7月21日)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