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应当择地重建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李平日研究员撰文指出:5•12汶川地震,震撼了国人的心。当前,灾区重建正有序展开。不揣浅陋,谨提出几点应注意的问题。
    1.汶川一带,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属破坏性地震常发区,应另择地重建。
    近两个世纪,汶川一带已发生了4次超过七级的大地震。1816年12月18日(清•嘉庆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发生了7.5级的炉震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1.4度、东经100.7度),地震烈度为10度。1870年4月11日(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发生了巴塘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0.0度、东经99.1度),震级7.25,烈度10度。1933年8月25日15日50分30秒,发生了叠溪地震,震级7.5级,烈度10度。这次的汶川地震,震级8级,烈度10~11度。不足200年,发生了4次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震中破坏程度都达10度或以上。如此强烈并频发的地震带,是不适宜再旧地重建的。虽然地震没有多少年一遇的说法,但历史事实证明,汶川一带50年左右就发生一次七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是很不适宜再在龙门山地震带再建城镇和重工业的。远的清代不说,限于当时人们的科学知识,不懂得地质构造与地震的关系。1933年叠溪地震时,中国军阀混战,日寇入侵,人们顾不上科学重建。20世纪60年代在此建大三线重工业区,当时受“与天斗争,其乐无穷,与地斗争,其乐无穷,与人斗争,其乐无穷”的大环境控制,地质学家的意见无人考虑,虽然明知川北的龙门山断烈带是地震区,也无从表达。现在不同了,既然明知这一带是破坏性地震多发区,川北也不是没有其他地方可选择,当然不应在此旧址重建。
    2.从速择地重建难度不大。
    地质学家近大半个世纪已在川北做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勘探,尤其是大三线建设时对川北的地质构造已基本掌握,近二三十年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更细致,在川北选择一些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安全岛”并不难,已有地质资料已可满足从速择地重建的要求。加上现代技术的应用,例如地球卫星遥感和航空照片判读等,完全可以在几个月内找到适于建设的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区。
    3.工程建设尤其是公路选线应充分重视地质灾害问题。
    这次汶川地震的人员伤亡相当一部分是地震引发的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致。川北山高谷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1933年叠溪地震直接死亡约6000人,但由于地震引起山崩使岷江壅塞成湖,出现11个“海子”(堰塞湖)。据当时记载:8月25日地震,10月9日堰塞湖崩决,“浪头高达二十丈,急流每小时30公里,直冲茂县、汶川、灌县”,数十乡村被冲毁,死亡约两万人,比地震死亡人数还多三倍。今年汶川地震死于地质灾害(次生灾害)的人数虽未公布,但估计不会少。尤其是地质灾害引起的公路阻塞和形成堰塞湖数十个,对救灾影响极大。5月22日温总理再返灾区立即转乘直升机察看堰塞湖,就是因为温总理深知岷江堰塞湖溃决的历史惨况。因此,新建设必须充分重视地质灾害问题,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区。城镇选址、规划应有地质学家参加。
    4.新建设应力戒奢华,讲求实用。
    近20年的建设日趋奢靡,华而不实。甚至乡镇的建筑外表比欧美还“阔气”。国务院拨700亿元并不是要建豪华建筑。现在指定经济发达省(市)帮助一个受灾县(市)重建,很容易互相攀比外观豪华、漂亮。应及早严格控制,不能任意浪费纳税人的钱。
    这些话可能被讥为“老生常谈”、“野叟献曝”。但冬日晒太阳的确能取暖,充分利用太阳的热能。“野叟”的意见并无高深理论,但却是大实话。
                                                        (摘自《广州日报》2008年6月2日)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