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5.12汶川大地震爆发?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人类世世代代在地球上面耕耘、繁衍生息,而地球又为人类提供了--并还在不断地提供着一切物质财富的“宝库”。
    同时,地球也是让人类恐惧的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的策源地。5月12日14时28分,阿坝州所辖的汶川县漩口和卧龙之间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级与32年前唐山大地震相同,相当于400颗美国1945年投在广岛的原子弹。
    据联合国和欧盟联合成立的全球灾害警报及协调体制(Global Disaster Alert and Coordination System, 简称GDAC)提供的信息显示,震中距离成都市仅仅53英里。成都及周边地区共有1000万人口。GDAC表示,如此强度的地震会在方圆62英里范围内造成破坏。
    目前,科学家们通过地球物理学来进行地震预报和震后研究。
    探索地震的成因,有助于了解地震的活动规律,了解我们地球母亲的“内心世界”。
    那么,这次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汶川地震,究竟因何而爆发?
    汶川大地震爆发的地质背景:中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 活跃。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板块运动造成汶川地震:汶川大地震发生龙门山,也就是说它发生在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共同作用下的地震带,存在三种力量的作用。在这里有几个断裂:龙门山大断点、龙门山后断裂、龙门山主断裂、龙门山边缘断裂,这几条断裂带构成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和达6000、7000次余震的祸根。
    由于青藏高原它的南部板块不断向南部推移,这些物质就向下流动,一股是向东南方向,一股是向东方向,最后在龙门山断裂带这个部位发生了这一次地震。
    这一次地震震中位置向东北方向传播是300公里,它的能量辐射可以达到6000公里左右,破裂长度达到300公里,而破裂的速率是3.1公里每秒。从InSAR图像上可以看到沿着这样一条断裂,它的变形以一个中心向四周扩展,因此影响了成都,影响了绵阳以及周围一圈地带都遭到了强烈的破坏。
    龙门山的位置,刚好是在四川盆地边缘。从“龙门山断裂带构造位置图”上可以看出,龙门山在这个地方,形成一个Y字型,四川、云南的西部,而汶川地震就发生在这个Y字型的交点。由于印度洋板块不断向西推进,迫使青藏高原的物质向东和向东南运移,而四川盆地正是一块钢体,阻隔着物质的东流。汶川地震就处在Y字型的腹地。这一条龙门山大断裂在历史上也是地震频频发生的地方,在龙门山地震刚好是地壳强烈变化的地带,这里是几条断裂带相交的部分,所以非常复杂。
    汶川地震的动力来源: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部受西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俯冲、消减的影响,形成一系列与弧后扩张有关的陆缘海伸展和断陷盆地;西部和西南部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影响,形成号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千公里的大陆内部构造变形带和地震带。
    来自板块边界的作用力显然是中国大陆新生代和现今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
    当今在全球范围内地震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活动时期,而历史、现今的一系列强烈地震的发生不仅为人民,为国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更重要的却是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创伤 。
    “上天、入地、下海”这是人类向地球和宇宙挑战的三大壮举,然而入地太难了,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当今也只能限于地壳层次,因此人类在探索地球深部奥秘的漫漫征途上艰难的前进着,但从未放弃!
                                                          (摘自《人民网》2008年5月29日)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