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经济效益可观 贵在科学种植

    尾叶桉是一种可做造纸良材的速生林,近年来,在广东地区被广泛种植。但由此也造成了一些生态问题,并引起争议,有些地区甚至表示要“一刀切”,不再种植了。种还是不种,利弊如何?要种,又如何合理布局?带着这些问题,《科学时报》记者采访了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朝辉。
    陈朝辉介绍了有关争论的原委。
    据介绍,近几年,作为速生林树种,尾叶桉在广东山区栽种规模迅速扩大,效益可观,但却在全省引起一场争论。某些部门以及部分林业专家对大量引种尾叶桉一事的评论都出现了一边倒的赞扬声,否认其大面积栽种对生态环境、土壤和水文状况有不良影响,甚至说它改善了生态环境,桉树林下“杂草茂盛,蝉鸣鸟欢,泉水潺潺”。然而,农业、水利等部门和部分群众对此持不同看法,指出了其破坏生态环境的种种弊端,他们认为,10余年来,由于全省大面积栽种尾叶桉并扩大到山区,使山区林业受到冲击。
    事实上,包括陈朝辉在内的一些地理学家以前就曾表达过自己的观点,认为广东大规模引种尾叶桉虽然有利于快速绿化荒山,增加用材生产,并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大规模放火烧山(即所谓炼山),一切生物化为灰烬,确有破坏物种资源、并加剧水土流失、增加山地灾害、不利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地理学家们认为,必须衡量桉树种植的利弊,进行种植规划,适地适种,有条件地区适当发展,不利生态环境地区限制发展,并采取科学栽培方法,使之既能促进用材生产,又能保育生态环境,保持广东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和减少山地自然灾害。
    尾叶桉原产大洋洲及太平洋一些岛屿,适应性强、耐旱耐热耐瘠、生长迅速,是著名速生树种。且用途广泛,可做建材、家具,更是造纸良材,经济价值高,被国内广泛引种,在一些瘦瘠荒山荒地种植尾叶桉无疑是有效的速生绿化办法。
    然而地理学家们认为,尾叶桉本身有其生态特点,若过度种植,将可能引发生态问题。事实上,全广东省从南部沿海到粤北山区、从粤东到粤西,除了部分松、杉用材林和高山远山次生林外,丘陵山地几乎到处都是桉树林,其负面的生态作用已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
    除栽种方式有毁灭物种之嫌,也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陈朝辉认为,广东省广种桉树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包括两方面:一是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化;二是山地保水能力严重缺失,旱涝灾害加剧。
    据介绍,栽种桉树“炼山”会使丘陵山地表土松化,一旦暴雨发生就可以使地面达10多厘米的表土被迳流冲刷入深谷、河流和水库。而且桉树林下地表覆盖度差,更造成常年累月的地表土壤侵蚀,导致水土流失。此外,尾叶桉生长快速,大量消耗土壤养分,必致土壤十分贫瘠。而据开平、梅州等地部分群众反映,原来水源丰富的一些坑垌田,由于附近丘陵山地栽种桉树后洪涝严重,天晴后则无山泉利用而出现干旱,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从桉树林的生态结构分析,桉树呈伞状,层次单调,灌草稀疏,易水土流失,很难发挥储蓄水源的生态作用。同时,因林下空旷,风速大,林内蒸发大,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从而必须消耗大量土壤水和地下水。
    为此,陈朝辉提出:第一,应科学规划,适当发展和限制发展相结合,合理布局桉树种植。可在广东省自然条件较差的沿海台地丘陵和盆地周边地区的丘陵地,适当发展桉树林,既能尽快绿化荒山,又能为社会提供用材。由于桉树生长的生态弱点,应严禁利用生态林用地,尤其是利用水源地和水土保持地栽种尾叶桉树,为此,应进行广东全省宜桉树林地调查。
    第二,科学栽种,养护地力,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变“炼山”植林的落后栽种方法,生地(不炼山)栽种,并发展成混交林,少发展纯林,以克服其生态弱点。采取其他措施做好土地的养护,如林下裸地适当发展毛蔓豆等豆科植物覆盖和适当施用肥料,并促使林下灌草生长,保持水土,以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协调、处理好土地权属,加强山区生态保护。广东省桉树种植的迅速无序扩展和山地林权与山地使用权不当也大有关系。山地利用不但涉及经济效益,更涉及生态效益,而且应以生态效益为主。由于历史上体制的多次变更,大部分山地被划分为自留山和村政集体所有山,因而出现山地林权的混乱使用。近年因山地种植尾叶桉有巨大经济效益,大多村政所有山地就由当地权属者承包给开发商,以50~70年为期租用栽种桉树,以谋取利益。陈朝辉建议,为保证山地的合理利用,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搞好山地利用的全面规划,并以科学用山为依据,理顺山地林权和各方利益关系,使之得到合理利用,以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
                                                        (摘自《科学时报》2008年3月25日)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