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珠江口湿地圈

    珠三角平原依山近水而生。南岭之山成其屏障,众江之水成其灵魂。在这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珠三角平原上,大大小小的河流约2000条,总长36000多公里。同属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东江等几条大的淡水河,从北向南滔滔入海,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地带渐渐淤积成岸。珠江水系的八大出海口也就依次形成:虎门、蕉门、奇沥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浩浩荡荡的八大入海口,由于咸淡水经年交替,从而在珠江口地带,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和众多丰铙的动植物资源。然而,上世纪80-90年代持续至今的工业化浪潮中,这些被喻为“地球之肾”的湿地资源,却由于盲目围垦和不合理利用土地渐渐丧失。
    “珠江口一些农业用地或滩涂荒地,转变为工业用地不可避免”。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梁国昭特别强调,“但在广东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应该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尤其是珠江口湿地的保护与合理规划”。
    幸运的是,在日前通过的《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6—2030)》征求意见稿中,已把珠江口湿地圈列为保护之列,其保护范围包括广州新垦、深圳福田、珠海淇澳、佛山三水、江门台山等沿海河口湿地。珠江口各沿岸城市,也正在为恢复海岸湿地积极行动着,不约而同对湿地展开一场迟到的拯救:重新考量更科学的发展规划、向大海要森林的红树林再造、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等。
                                                       (摘自《南方都市报》2007年5月30日)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