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在8月9日前的44天中,平均不足9天就有1个台风光临我国大陆。入夏以来,中国西南的重庆市大部和四川省东部持续高温少雨,局部地区遭受了近60年一遇的干旱,1100多万人和上千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灾害还包括今年初新疆阿勒泰地区遭遇的13次降雪天气……
从8月21日开始,以“和谐社会建设与地理学创新”为主题的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在兰州举行。施雅风院士、郑度院士、陆大道院士、李吉均院士、程国栋院士、秦大河院士等大批我国一流的地理气象生态学界专家广泛关注着一个重要议题:面对日益频繁、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我们应当如何发挥更大的生态智慧,更聪明地构建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和谐自然、和谐社会。
在地理学术年会的众多与会者中,《文汇报》记者特地选择两位专家学者作了电话采访。一位是我国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年近古稀的中科院院士郑度;另一位是2006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毕业生、刚获工学硕士的广州地理研究所年轻研究人员陈绍愿。
他们两人不约而同地谈到:要从根本上减轻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人类必须努力争取与自然和谐相处。
河西走廊重要教训
郑先生对记者谈到发生在河西走廊的重要教训。他说,过去我们总以为祁连山冰川提供的雪水是无穷尽的,因而想方设法让雪水多灌溉农田、生产粮食。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曾有人提出要采取措施加速它的融化;而片面扩大农业,特别是耗水量很大的粮食生产的做法直到世纪末仍在进行。结果,由于农业的过度开发、灌溉技术的落后以及人口的剧增,区区祁连山雪水如何够用?这里的一些水域,如西居延海、东居延海、干海子和北石河、黑河及其支流等,干涸的干涸、缩小的缩小,连世界奇景月牙泉也面临灭顶之灾。水量减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衰败,沙漠化急剧发展。现在河西走廊的不少地方,农业生产已因严重缺水而不得不停止,人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也受到破坏,不得不大批外迁。民勤等地,已成为沙尘灾害的策源地。“人们不能善待自然,到头来免不了受到自然的惩罚!”
生态智慧古老先进
小陈来自浙江苍南。这个浙南小县刚刚经历了超强台风“桑美”的正面冲击,受到巨大损失。陈绍愿对记者说,他从事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出发点非常明确:更好地掌握自然的规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适当地利用自然。他的论文《生态智慧与现代城市发展理念重塑》的内核是,地球人的“生态智慧”,最早产生于中国。所谓“阴阳两极”、“天人合德”、“道法自然”等思想,是古代中国人在与自然界相处过程中努力寻求秩序与和谐,寻求与自然共存共荣的高度智慧结晶。当前,在灾害频仍、祸害不绝,人们密切关切、讨论防灾减灾的时候,有必要重新审视古老又先进的“生态智慧”,用来探索城市的生命历程及其栖息的外界环境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使我们的生活、生产与自然的生态达到高度的一致。
(摘自《文汇报》2006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