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冰川王国”,喀喇昆仑山考察散记

    1980年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由该学会组织了一次喀喇昆仑山脉多学科综合考察,我们两位笔者应邀参加,考察地点在喀喇昆仑山西北部的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

    喀喇昆仑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山系,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连西藏的冈底斯山,山脉中段多七、八千米雪山,其中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此次考察活动在洪扎河河谷以西的喀喇昆仑山西段,也称为洪扎喀喇昆仑山,考察大本营设在拉卡波什峰(喀喇昆仑主峰之一,海拔7788米)脚下的阿利阿巴德。

喀喇昆仑的地质特征
    喀喇昆仑山多高峻雪山和深邃峡谷,从谷底带颠峰,登山的强度和难度要大于喜马拉雅山。从地质历史形成上看,喀喇昆仑长期处于地槽部位(缓慢下陷,形成深厚的海相沉积岩层),直到白垩纪之后才开始抬升,特别是受阿尔卑斯运动影响(板块碰撞形成褶皱山脉),持续上升使得喀喇昆仑山地保持了雄伟高峻的地形特征,缺少高原夷平面的遗迹。

    位于喀喇昆仑南麓的印度河是一条构造谷地,和雅鲁藏布江一样,印度河也形成了一个十分醒目的大拐弯,而且大拐弯处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恰好与雅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对应。两者在构造成因上也是一致的,同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线所在。考察活动中,中、英学者使用多普勒卫星接收装置和电子测距仪对1913年设置的一、二等大地测量三角网进行了重复测量,证实了板块运动及山脉抬升在喀喇昆仑仍然继续,因而这一地区也是地震多发带,考察队中的地震专业学者围绕喀喇昆仑山西段设置了多点监测台站,测得这里发生50余次地震的日最高记录。

“冰川王国”
    喀喇昆仑山广泛分布着冰川,整个山系的37%为冰川覆盖,远超过世界其他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为17%,阿尔卑斯山只有2.2%);中、低纬度的世界范围内长度超过50公里的大冰川只有八条,而喀喇昆仑就占了六条;喀喇昆仑冰川的冰舌能够延伸到海拔很低的范围(洪扎河谷地带的冰舌末端海拔平均只有2800米),而且冰川作用垂直高差(流域最高峰至冰川末端的相对高差)达到4700米,为世界之最。

    离阿利阿巴德的考察营地不远有一条米纳平冰川,只要爬上一道古终碛堤,它就在我们眼前了。冰舌末端布满灰黑的表碛,其间流出无数道冰川消融水流,汇合成一股汹涌急流,竟从冰川前端基岩冰坎上切出一道深达200米的峡谷再注入洪扎河。冰川消融强烈,也是喀喇昆仑冰川的特点之一。考察测得的数字显示,喀喇昆仑冰川消融速度几倍高于中国天山、昆仑山的大陆性冰川,也高于欧洲阿尔卑斯山的海洋性冰川。米纳平冰川的冰舌下段耸峙着嶙峋的冰芽和冰塔林,这种由冰川差别消融引起的冰川景观类型在喀喇昆仑比较多见,而且规模也比较大。

    源于海拔7168米康披尔峰的巴托拉冰川,末端止于海拔2540米的洪扎河畔,全长59.2公里,为喀喇昆仑六大山谷冰川之一。在巴托拉河大桥两侧的冰川末端区域,断续分布着高达几十米到一百多米的冰碛丘陵。这些高大冰碛丘陵的存在说明冰舌进退虽然频繁,但变动的幅度并不大,足可与以冰川发育稳定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相比。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古今雪线虽有变化,但由于喀喇昆仑陡峻地形条件的限制,冰雪积区的面积变化并不显著,而且洪扎河的干热河谷对冰川下延也起着限制的作用。

    巴托拉冰川末端最有趣的地貌现象是在其两侧分布着若干个宽达数百米的古冰川溢流遗迹。我们从翻越冰川向上爬到一道陡坎上,放眼豁然开朗,眼前是一道宽大的浅U字形的冰流溢道。这条溢道长5公里,一直通向巴托拉冰川南邻的帕苏冰川,原来它是一条晚更新世冰期时巴托拉冰川强盛时期分出的一支冰流“汊道”。后来我们又发现,古帕苏冰川也有溢道通向另一个名为“库尔金”的冰川,在其溢道底部现在还遗留着一个长长的湖泊。像这样冰川间通过溢道相互联结起来的现象,在喀喇昆仑山南、北坡现代冰川上都可以看到。此类遗迹形成于一个特殊山岳冰川类型,称为网状山谷冰川,在喀喇昆仑以外的中、低纬度高山极少有同类型的发现。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