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人地交互日益剧烈的典型区域,是积极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简称SDGs),为全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的主战场之一。
针对SDGs在落实过程中面临的本土化问题复杂多样、目标繁多且相互关联等挑战,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人文地理团队联合暨南大学、亚洲理工学院,应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首次评估了珠三角城市群及其9个主要城市的SDGs进展情况,量化了SDGs子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支撑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显示,尽管珠三角在减贫(SDG1)、经济增长(SDG8)、医疗卫生(SDG3)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在空气质量改善(SDG11)和森林保护管理(SDG15)等方面仍存在挑战。子目标关系分析表明,生态价值观树立(Target15.9)、经济资源权利平等获取(Target1.4)、气候变化行动(Target13.2)等领域的关键子目标对可持续发展整体性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而减贫(Target1.2)、经济资源权利平等获取(Target1.4)、生态保护修复(Target15.1)和人均经济增长(Target 8.1)等领域的子目标更容易受到其他SDGs的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刊物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IF=4.3)上,省科学院地理所黄嘉纯助理工程师为第一作者,暨南大学林丹副教授、亚洲理工学院Vilas Nitivattananon教授为通讯作者,省科学院地理所龚蔚霞正高级工程师参与并指导研究。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120180002,52278071)、深圳市哲学社科基金(SZ2022B019)、国家留学基金委等资助。
论文链接:
来源:人文地理部
供稿/图/排版:黄嘉纯
初审:陈嘉桓
审核:夏欣
审定发布:吴旗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