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研究揭示社区尺度下景观对热环境宜居性的调节机制

城市化引发的城市变暖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热浪、寒潮等异常气温事件对居民带来一定风险。合理的景观配置具有在城市中构建“微气候避难所”的巨大潜力,即由于较少受到极端温度和外部波动的影响而缓冲气候变化的一小块区域,可为难以适应气候变化情景的居民提供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社区作为城市居民聚居的基本单元,无疑是打造城市微气候避难所的最佳场所。

2020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社区微更新工程,通过社区景观改造,不少老旧社区的宜居性得到明显提升。然而,现有研究中提到的社区宜居性很少关注热环境宜居性。准确理解社区尺度下景观对热环境的影响,对科学提升社区热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刘樾博士基于资源三号(ZY-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2.1m)、超高分辨率光探测和测距(LiDAR)数据和Landsat地表温度数据产品(30m),提取并构建了深圳市2980个社区的细粒度地理数据集,包括社区的物理边界、社区内部7类景观(建筑物、树木、草地、道路、开放空地、裸土和水体)的空间分布、以及植被和建筑物的高度,重点探究社区尺度下景观格局对热环境的影响强度、影响规律及其时序变化,并尝试通过设计基于地表温度(LST)的热宜居指数来评估各个社区的热环境宜居性,定量分析什么样的景观配置有利于维持宜居的社区热环境。

研究发现树木比例和平均建筑高度是决定社区平均LST的关键指标,社区建筑的二维结构特征,特别是形状、相似性和最大斑块指数,主要负责调节社区内LST的空间分布。在社区尺度下,建筑物平均高度在40~60 m左右时降温强度最强,树木比例达到20%时降温效果最明显。深圳热宜居地表温度阈值在35℃左右,夏季更高比例的树木和草地,以及平均高度更高、容积率较大、三维结构更加复杂的建筑结构有利于维持宜居的社区热环境,而冬季更低的树木比例会提升社区的热宜居性。此外,较小的平均天空视野系数是维持冬暖夏凉社区热环境的有利景观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景观不仅是城市的装饰品,更是热环境与宜居性之间的“调节器”,这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补充,从热宜居性角度为规划者在设计和更新社区景观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Q1,IF=9.8),省科学院地理所刘樾博士为第一作者,武汉大学遥感学院黄昕教授为通讯作者,省科学院地理所杨骥正高级工程师和荆文龙研究员为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创新创业团队计划资助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学院发展专项等项目的资助。


来源:遥感地信部

稿/图:刘樾

编辑:陈嘉桓

审核:夏欣

审定发布:吴旗韬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