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学院广州地理所联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

83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由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香港大学中国发展国际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广东省地理学会、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和《热带地理》编辑部协办。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周霞主持会议开幕式,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陈为民、原中山大学党委书记许学强致辞。香港大学叶嘉安院士、深圳大学郭仁忠院士等十位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做大会主旨报告,北京大学赵鹏军教授等十位知名青年学者进行了圆桌讨论。本次大会共吸引了全国5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广东省发改委、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等发改部门的有关领导也莅临了会议。广东广播电视台、新华网、央视网、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在学界和社会产生广泛热烈影响。

大会现场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精神,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政策与制度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建言献策。

陈为民院长对各位嘉宾出席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他指出省科学院近年来围绕国家和广东省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瞄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智库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将汇聚各方智慧,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促进政策和制度创新作出更多贡献。

周霞所长主持开幕式

陈为民院长致辞

许学强教授回顾总结珠三角发展历程,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当重视和利用好西岸的优势资源,通过畅通东西两岸联系,紧密粤港澳三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各地均衡发展,在海湾经济时代促进大湾区整体竞争力提升。

许学强教授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讲席教授叶嘉安做题为“大湾区粤港合作的挑战”的报告指出,随着珠三角工业转型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粤港原有“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受到严峻挑战,未来香港可以强化“科创”和“金融”两张王牌融入大湾区建设,和其他城市一起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叶嘉安院士汇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郭仁忠教授做题为“当代城市化特征与湾区协同发展”报告,总结国内、国际经验表明,大城市(群)主导世界经济,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必须要顺应大城市(群)发展规律,不能阻碍大城市(群)生长。建设粤港澳世界级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协同融合是关键,必须做到基础设施联通、产业生态融合、资源统筹配置、要素流动顺畅等。

郭仁忠院士汇报

澳门大学胡伟星教授做题为“‘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与制度创新问题”的报告,介绍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机制构建的情况和相关经验,并从府际关系视角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各个城市需要不断深化交流,形成利益共同体,拓宽解决各类问题的空间。

胡伟星教授汇报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雯研究员做“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机制——长三角一体化为例”的报告,认为地理学视角看跨行政区合作是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博弈平衡,不应搅乱已有的行政区管理体制,需专注于跨区域事务的管理,并以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的原则推进行动协同。还通过对长三角规划、产业、交通、公服、环境等领域合作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

陈雯研究员汇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煜正高级工程师做“基于复杂科学的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策略”的报告,在构建制度、政策、成本、地理四类边界综合效应“制度墙”的基础上,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网络关联特征及独特性,提出通过产业、创新、交通、开放、人文、生态等六维网络的“质—流—链”耦合协同,可以实现大湾区跨尺度、跨边界、跨维度的空间重构和深度融合。


方煜正高级工程师汇报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马向明正高级工程师做“创新时代的內湾发展与融合”报告。认为在全球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背景下,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寻求新的增长点,尤其是依靠本地龙头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来引领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马向明正高级工程师汇报

香港大学梁祖彬教授做“大湾区养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报告。指出港澳两地养老产业合作经历了从缺乏信任到逐步深化的过程,展现了从单一形式到更广泛领域合作的变化。伴随着大湾区人口老龄化、跨境交通便利化、跨境服务强化和生活条件改善,大湾区将会迎来一个发展银发经济先行先试的机遇,需要加强大湾区跨境养老服务的合作机制探索。

梁祖彬教授汇报

中山大学李郇教授做“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变化趋势”的报告。回顾了大湾区历次区域发展规划和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指出全球生产体系的动荡和科技进步加速,势必会引起大湾区空间重组,呈现大集中、大分散、大网络的发展趋势。展望了大湾区可能会出现“2+1超级城市(即广佛、深港2个超级城市,南沙高密度地区)、多个专业性功能区块、网络状高速通道”的巨型城市区域结构。

李郇教授汇报

中山大学董文杰教授做“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研发和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其带领的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研发的非结构超高分辨率海洋—大气—陆面—生态—人类活动耦合地球系统模式,并展示了对粤港澳大湾区台风、大风、城市淹水等海洋气象灾害的超高分辨率精准预报的应用情景和案例。

董文杰教授汇报

香港大学陈骥教授做“全球变化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防巨灾的对策”的报告。指出大湾区需要针对极端气象巨灾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防灾救灾减灾体系,亟需加强基础研究,深化研制大湾区高时空分辨率观测降水数据集,集中研究大湾区极端强降水的机理过程、分析复杂地形等因素对极端雨强事件的影响,以及探究造成极端雨强的特殊反馈机制。

陈骥教授汇报

香港大学地理学讲席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林初昇主持大会的圆桌讨论环节,应邀出席的北京大学赵鹏军教授,中山大学袁媛教授、梁育填教授和曹旭东教授,暨南大学钟韵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廖开怀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吴旗韬研究员和杨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诚副研究员和高金龙副研究员,共10位知名青年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空间重塑”的主题,从要素高效利用与交融、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作、跨境人口流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接、区域规划等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林初昇院士主持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张虹鸥研究员出席会议并做会议小结。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尽管面临国际百年未有大变局的严峻挑战和新冠疫情的深度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仍在经济综合实力、科技创新、内联外通、重大平台、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伴随着近年口岸通关便利化、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基础设施硬连通和一系列制度和规则软联通条件的改善,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如何加快推动大湾区的协同融合的创新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需要。本次会议促进了粤港澳三地科技合作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广东省科学院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端智库的建设。

张虹鸥研究员总结会议

自由讨论环节


来源:人文地理部

撰稿:刘伟 李苑君

供图:唐光良 林烽

审核:刘飒

审定发布:吴旗韬





版权所有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备案号:粤ICP备05147258号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 510070
电 话:020-87685006 传 真:020-87685006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

 

 


热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