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20日,由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届人文地理国际前沿研究暑期研习班在广东省科学院教育基地隆重开讲。本期研习班以“城市转型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由国际知名学者香港大学何深静教授主讲。暑期研习班对外招收青年学者及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172名学员,分别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伦敦大学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杜伦大学(英国)、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利物浦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
开幕式现场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叶玉瑶副所长主持开班典礼。
研习班发起人林初昇教授和张虹鸥研究员在开班典礼上致辞。
叶玉瑶副所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林初昇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张虹鸥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
主讲嘉宾授课
主讲嘉宾何深静教授以中国城市研究的转型与多尺度解读、中国的城市飞地主义,以及流动转向下的社会基础设施研究为主题授课。
第一个报告《中国城市研究的转型与多尺度解读》中,何教授首先回顾了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发展和转型的几个阶段。中国城市研究1.0关注城市化的空间过程,以实证研究为主导,重点开展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的塑造、土地开发和住房发展等研究;中国城市研究2.0转向关注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重点开展城市碎片化、飞地和公共空间,消费、中产阶级审美和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权利和都市行动等研究,强调多样化社会群体及其多维度的日常生活的研究。何教授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分享了国家危机管理、中国绅士化的三次浪潮、恩宁路的审美化城市治理三个近期研究。对于未来的中国城市研究3.0,何教授提出中国城市研究应当与西方学术界保持建设性的对话、借鉴情景式、关联式城市主义(conjunctural urbanism)的方法,并致力于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提出了运用“望远镜(将中国对外拓展策略和国内发展格局变化相联系)”、“放大镜(聚焦于社区、社会群体、个人)”、跨学科的路径、比较研究等思路,并呼吁青年学者共同推动。
第二个报告《反思中国的飞地城市主义》探讨了对市场转型中的中国城市飞地研究的演变历程和社会空间内涵。研究回顾了由单位大院、工人新村向大型城市封闭社区、城中村等多样化的空间形式转变,并重点探讨了近期中国城市飞地演变的新形态和新内涵。何教授详细讲解了教育特色门禁社区、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的嵌套式城市飞地主义和混合式的住房体系、以及在新冠疫情期间的飞地生活以及人们对门禁社区认知的改变等研究,探讨社会空间以及其与城市形态、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
第三个报告《流动转向下的社会基础设施研究》首先回顾了社会科学的流动性转向,并详细介绍了何教授团队(Siew Lab)关于流动转向下的社会基础设施研究的最新研究。该研究展示了流动性转向如何有助于开拓社会基础设施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并提出从向内、向外、向上、向下四个维度的研究视角开展社会基础设施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
第一个报告《中国城市研究的转型与多尺度解读》中,何教授首先回顾了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发展和转型的几个阶段。中国城市研究1.0关注城市化的空间过程,以实证研究为主导,重点开展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的塑造、土地开发和住房发展等研究;中国城市研究2.0转向关注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重点开展城市碎片化、飞地和公共空间,消费、中产阶级审美和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权利和都市行动等研究,强调多样化社会群体及其多维度的日常生活的研究。何教授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分享了国家危机管理、中国绅士化的三次浪潮、恩宁路的审美化城市治理三个近期研究。对于未来的中国城市研究3.0,何教授提出中国城市研究应当与西方学术界保持建设性的对话、借鉴情景式、关联式城市主义(conjunctural urbanism)的方法,并致力于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提出了运用“望远镜(将中国对外拓展策略和国内发展格局变化相联系)”、“放大镜(聚焦于社区、社会群体、个人)”、跨学科的路径、比较研究等思路,并呼吁青年学者共同推动。
第二个报告《反思中国的飞地城市主义》探讨了对市场转型中的中国城市飞地研究的演变历程和社会空间内涵。研究回顾了由单位大院、工人新村向大型城市封闭社区、城中村等多样化的空间形式转变,并重点探讨了近期中国城市飞地演变的新形态和新内涵。何教授详细讲解了教育特色门禁社区、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的嵌套式城市飞地主义和混合式的住房体系、以及在新冠疫情期间的飞地生活以及人们对门禁社区认知的改变等研究,探讨社会空间以及其与城市形态、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
第三个报告《流动转向下的社会基础设施研究》首先回顾了社会科学的流动性转向,并详细介绍了何教授团队(Siew Lab)关于流动转向下的社会基础设施研究的最新研究。该研究展示了流动性转向如何有助于开拓社会基础设施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并提出从向内、向外、向上、向下四个维度的研究视角开展社会基础设施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
何深静教授授课
林初昇教授以《管制学派城市理论与新时代批判性城市研究的机遇和挑战》为课题授课。林教授首先阐释了理论、范式、话语、模型的基本涵义及它们之间的差异。认为理论包含“理(Logical Reasoning)”和“论(Explanation)”两部分,好的理论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逻辑体系严密自洽;二是具备强大解释力,揭示深层因果机制。理论着重解释因果,范式侧重从科学哲学史的角度强调学术流派演化的实践,而话语揭示了现象演变背后根本的、深层的政治权力机制。这三者虽然彼此关联,但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意义。林教授总结了当前国际最新的城市理论研究成果,包括保守派的集聚效应理论、自由派的管制主义理论、激进派的城市政治经济理论、另类的后殖民主义城市理论。深入剖析了管制学派城市理论的内容,沿着资本积累体制—管制模式—城市结构的因果逻辑路径阐述了积累体制的变化如何导致了城市结构的演变。最后,林教授在总结管制学派城市理论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以“参与多元化”的方式参与城市理论的建设,探索和构建以中国城市经验为基础的城市理论,对世界城市理论研究作出贡献。
林初昇教授授课
协助团队分享
潘峰华:全球金融网络与区域发展:概念框架和实证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潘峰华教授阐述了在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地方金融联系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化的发展使得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全球资本市场与地方经济构建起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因此经济地理研究需要加强从金融视角研究区域发展。在此基础上,他介绍了全球金融网络的概念框架,并以企业境外上市为例说明了地方经济融入全球金融网络的过程和空间结构。通过分析临沂食品加工业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案例,揭示了全球金融和商业服务业企业的关键作用,提出临沂企业通过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交易所上市,构建了全球资本和知识通道,为企业提供了资金和信息,并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从而实现了企业以及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需要加强对全球金融网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深化经济地理学对金融的研究深度,并更全面地研究金融全球化如何影响区域发展。
潘峰华教授作主题分享
李广东:城市空间演化及其生态效应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广东副研究员总结了国际前沿研究进展:在理论上,出现了城市标度律,城市增长新机制的探讨;在数据上,关注更高分辨率、更长时间序列、更精细尺度;在维度上,出现了从二维到三维转变的新趋势。在学科融合方面,目前全球研究更为关注城市扩张对自然栖息地的直接与间接侵占;揭示城市环境的正负效应;探讨城市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城市扩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全球城市扩张的生态效应,模拟了未来不同情景下城市空间增长对栖息地转化、栖息地破碎化、物种的多维影响机制,并提出了协调二者关系的相关建议。
李广东副研究员作主题分享
吴康敏: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从战略性产业到战略性技术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吴康敏副研究员梳理了创新地理的基础概念、理论流派,及中国创新范式转型过程。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优势及突出特点,特别关注湾区“双十战略”,通过建立大湾区战略性技术时空数据库,揭示了战略性技术的创新赋能效应。通过对关键技术赋能性的揭示,提出“双十战略”是一场跨尺度,自上而下的创新动员,对颠覆性技术的追求紧迫性是中国融入全球技术体系的核心驱动力。
吴康敏副研究员作主题分享
结业典礼
研习班讲座结束后,中山大学黄耿志教授为结业典礼致辞。黄教授从城市空间变化的表现、动力、影响和理论四个方面对为期两天的研习班课程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4点研究启发:一是要善于从社会进程和最新理论前沿去捕捉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问题;二是要善于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概念化和理论化;三是要注重开展系统的文献综述,充分把握前人的研究,这是开展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的根本基础;四是要形成有延续性的体系化的研究,在一个研究领域不断探索和深耕。
最后,张虹鸥研究员和林初昇教授为本期研习班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张虹鸥研究员和林初昇教授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活动花絮
授课现场
学员课后向何深静教授请教
学员在课堂上积极互动
学员认真听讲
学员踊跃发言(组图)
何深静教授与学员互动
学员课后交流(组图)
老师与全体学员合照
撰稿:汪坤 王景诗
校核:黄耿志 张虹鸥
摄影:王景诗
排版:王景诗
初审:陈嘉桓
审核:夏欣 温美丽
审定发布:吴旗韬